收评: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收长上影 炸板率大幅走高
沪深两市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早盘一度涨近5%,但午后个股全线回落,获利盘兑现明显,昨天走强的基建股大幅分化,从盘面看,口罩股、农业股再度走强,两市涨停炸板股近百只,炸板率高达44%,场内资金开始稍显谨慎,两市成交额连续十日破万亿元。沪股通净流入2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5亿元。(财联社)
权益类基金单月募集破千亿 证监会要求规范营销
据财新报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爆款基金频现的2020年2月,权益类公募基金募集规模达1091.47亿元,创一年半以来新高。与此同时,证监会提出要求,基金产品的募集上限、比例配售等安排,不得以不同字体、加大字号等方式强调,不得作为销售主题营销宣传。(财联社)
科技类基金罗生门:并非暂停申报审批 而是规范不跟风
科技类基金申报审批现“罗生门”。据多位业内人士、以及接近监管机构人士透露,关于暂缓科技类基金申报审批,有两方面内容:第一,窗口指导确有其事,但是监管层是上周三(2月26日)开始指导;第二,窗口指导的本意是,近期收到的科技类基金产品太多,资管机构申报的产品材料要规范,要备注风险提示等要素,不要跟风乱报。本意并不是限制科技创新类基金的发行。
实际上,证监会官网显示,仍然在接受科技创新相关基金的申报。(新浪财经)
基金投顾业务买方时代提速 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加快
包括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等7家券商以及多家银行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获批的消息在上周末不胫而走。从相关券商了解到,相关券商在人员和组织架构方面已经作出初步安排,就等“发令枪”响起后,火速进入赛道。
据了解,这是继第一批5家公募基金公司、第二批3家基金销售公司之后,第三批获此资格的机构,参与机构类型进一步得到丰富。对资格获批的券商来说,“双代”模式对财富管理市场的冲击,将是该项业务启动后的最大看点。具体而言,券商“在客户授权下,可代客户作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投顾业务资格试点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投资市场追求更高效率的发展诉求。(中国证券报)
3月私募信心指数涨1.03% 机构:A股已具备牛市三要素
对于2020年3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4.85,继2月份这一指标大幅下降后,3月环比上涨1.03%。从指标数值来看,1月底至2月初出现了明显的恐慌,2月下旬,基金经理信心开始回升。
从目前的仓位数据来看,私募对于3月份的行情较为乐观。数据显示,目前股票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3.26%,相比上个月的71.83%,环比上升1.43个百分点,仍是近半年较高水平。仓位调查结果显示,9.54%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状态,相较上个月11.40%有一定减少。中高仓位的私募基金数量有一定增加,在五成仓或者五成仓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88.93%,相较上个月83.94%有所增加。其中,80%以上区间的私募占比45.80%,相较上个月的44.04%有小幅上升。
“目前A股市场已经具备牛市启动的三大要素:一是局势稳定,资金开始追逐风险资产;二是推动资金入市的制度设计日益完善;三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优秀企业不断涌现。我们认为2019年的上涨仅仅是一个起点,2020年将迎来全面的牛市行情。我们高度看好新能源、5G应用和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机会。”榕树投资总经理翟敬勇如是说。(每日经济新闻)
高瓴资本包干抢购23亿 定增火爆场面再现
再融资新规落地后,不少私募机构就已经积极筹备参与,有相关人士向私募排排网表示,参与定增就像参与去年的科创板打新一样,宜早不宜迟。对于目前是否是介入定增市场的好时机,私募排排网的调查结果显示,73.68%的受访私募看好定增项目带来的业绩增厚机会,但是也有26.32%的私募持否定态度。
近期,高瓴资本就8折包干了凯莱英23亿元定增,成为凯莱英本次拟发行股份唯一认购方。而且根据凯莱英发布的公告,高瓴资本认购价格为123.56元/股,截至3月2日收盘,凯莱英的最新股价为184.90元/股。(排排网官微)
14只产品同日获批 持有期公募FOF大扩容
证监会官网最新公示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显示,2月19日,博时、长信、融通等13家基金管理人申报的14只公募FOF产品同日获批,这均为持有期的混合型FOF,持有期限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
事实上,2017年9月首批获批的公募FOF皆为开放申赎的开放性基金,目前已经获批的开放式公募FOF为15只。而自去年8月起,新获批的公募FOF多数为持有期基金,加上此次拿到批文的产品,已经获批的持有期公募FOF数量多达24只,一举成为公募FOF中最主流的产品形式。
谈及持有期公募FOF明显增多的现象,北京一家大型公募资产配置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募FOF在产品资产配置领域设计了纯量化、主动+量化、基金评价等三大类型的资产配置方案,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有较长的周期,适应资本市场的周期性变化,才能实现长期资产轮动和配置的目标。
他认为,相比开放操作的公募FOF,以持有期形式运作的公募FOF可以减少流动性冲击,并有望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体验。(证券时报)
次新基金业绩分化 投资方向成胜负手
“进可攻,退可守”的建仓期优势并未成为所有次新基金的“护身符”。据统计,去年12月份以来成立的多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建仓迅速,但截至2月末,有33只次新基金跌破面值,占比近五成。
具体来看,截至2月末,去年12月以来宣告成立的多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获得正收益的基金为30只,另有37只基金跌破1元面值。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新基金建仓期一般为3个月,近3个月市场总体呈现结构性行情,因此多数基金尤其是备受关注的爆款基金建仓速度较快,而部分次新基金表现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投资布局的方向不契合市场主线;二是踏错节奏,一开始缓慢建仓在市场上涨后再追涨。
从板块选择上,统计数据显示,上周被调研公司中,计算机行业涉及的公司数量最多,可见科技仍是市场重点关注的行业。(上海证券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