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发现神秘巨型病毒;HIV疫苗失败告终;澳洲大火致113个面临威胁

巴西发现神秘巨型病毒;HIV疫苗失败告终;澳洲大火致113个面临威胁

巴西发现神秘巨型病毒

#生物

科学家在巴西贝洛哈里桑塔城帕普哈人工湖中发现一种具有未知基因组的神秘巨型病毒。该病毒被称为“Yaravirus”,它是以巴西神话传说中“水仙(Yara)”的名字命名的,它像神话中的“水仙(Yara)”一样神秘。

因为该病毒构成了变形虫的一个新谱系,其起源和种系发展令人感到费解,研究团队两个资深成员——法国马赛大学病毒学家伯纳德·拉斯科拉(Bernard La Scola)和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的J natas S。Abrah o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2018年,这两位科学家发现了另一种新型水生病毒——Tupanvirus,它是一种生活在极端水栖环境的巨型病毒,与普通病毒不同,巨型病毒拥有巨大的衣壳(包裹病毒粒子的蛋白质外壳)。

体型较大的病毒是在本世纪才被发现的,它们不仅拥有引人注目的体型,还拥有更复杂的基因组,从而有能力合成蛋白质,进行DNA修复、复制和转录。

此前人们认为病毒是相对惰性、是非生命形式,只能感染它们的宿主,但现在看来,病毒比人们预想的更加复杂。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他几种类型的病毒,它们同样挑战了我们对病毒如何传播和发挥作用的思考。

最新发现的Yaravirus并非体型超大、显而易见的病毒,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基因组看似非常独特。研究人员称,大多数已知变形虫病毒被认为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这将促使研究人员将它们划分为普通的进化生物群。

与其他变形虫病毒不同的是,Yaravirus并不代表它是由巨大颗粒和复杂基因构成,而是同时携带大量之前未被科学描述的基因。在他们的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Yaravirus病毒90%以上的基因之前未被描述过,相当于一种独立基因。

迄今超过8500多个公共可获得亚基因组的研究资料并未提供关于Yaravirus的重要线索。研究人员解释称,使用标准的方法,我们首次基因分析未发现Yaravirus具有任何可识别衣壳序列,或者其他常见的病毒基因。

依据当前病毒检测宏基因组方案,Yaravirus甚至不会被视为一种病毒性病原体,至于该病毒究竟是什么,科学家目前仅是推测,但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未知变形虫病毒群的首个独立病例,或者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巨型病毒,它可能以某种方式进化成一种简单结构。

研究人员指出,无论怎样,很明显自然界还有很多未解谜团需要探索发现,Yaravirus病毒颗粒的未知蛋白质数量反映了病毒世界中存在的变异性,以及还有多少新病毒基因组亟待发现。

(快科技)

迄今最有希望的HIV疫苗宣布“彻底失败”

#医药

近日,人类与另一种病毒的持久战却传来噩耗:曾被认为最有希望的 HIV 疫苗正式宣布失败。

2016 年秋季,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宣布,2009 年以来首个艾滋病疫苗有效性临床试验在南非展开。

作为这个试验的资助方,该机构希望所测试的艾滋病疫苗组合能完成对艾滋病病毒的“致命一击”。按照当时业内对其的极高期望,有报道认为人类或许会在 2020 年真正拥有可以对抗艾滋病的疫苗。

没有想到,3 年多之后的今天,因为被证明无效,投入了 1.04 亿美元评估该疫苗的试验提前终止。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MRC)主席 Glenda Gray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HIV 疫苗对于结束全球流行的艾滋病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这种候选疫苗能够起作用。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有效…… 多年投入换来如此结果,这令人失望。”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也对 DeepTech 评论称,“这无疑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又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

在美国政府投入大量经费于南非开展重复试验 HVTN 702 期间,项目共招募 5407 名受试志愿者,2694 人接种了疫苗,2689 人接种安慰剂。该试验原应持续到 2022 年 7 月。一个独立的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 2020 年 1 月 23 日,团队得到了证明这个疫苗徒劳无功的“通知书”:结果显示,129 名疫苗接种者感染 HIV,123 名安慰剂接种者感染 HIV。项目的安全委员会由此决定终止这一临床试验。

(MIT科技评论)

林火导致113个澳大利亚本土物种面临生存威胁

#生物

澳大利亚媒体最新报道,受持续数月的林火影响,澳大利亚113个本土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急需干预救助。

据报道,澳大利亚林火肆虐威胁到很多动物物种的生存,一个专家组受委托进行相关调查。这个专家组日前提交澳政府的报告显示,尽管目前林火尚未导致有物种灭绝,但有多达113个本土物种状况堪忧,需紧急行动予以救助。

这113个物种包括13种鸟类、19种哺乳动物、20种爬行动物、17种蛙类、5种无脊椎动物、17种淡水鱼和22种多刺小龙虾。它们中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烧毁面积超过30%。其中,澳大利亚袋鼠岛上的袋鼩情况最危急,它们超过95%的活动区域已被烧毁。

专家组说,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这113个物种会被纳入“紧急管理干预”重点,救助措施包括保护剩余栖息地、补充食物以及将最脆弱的物种移至动物园或保护区等。

澳大利亚濒危物种专员萨莉·博克斯表示,其中一些物种此前并非濒危,但是林火给它们带来了巨大影响,比如华丽琴鸟和帕尔马沙袋鼠,因为它们的生活范围主要在林火蔓延的地区。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澳大利亚全国有超过10亿只动物在林火中丧生,其中很多是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之一——考拉。

(新华社)

偏头痛患者大脑视觉皮层“过度兴奋”

#航天

10日公布的一项英国新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的大脑视觉皮层似乎“过度兴奋”。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方法预防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头痛类型,很多时候声音和光的刺激会加重症状。此前一些观点认为这可能与脑部神经或血管等的变化有关系,但医学界对偏头痛成因尚无定论。

伯明翰大学与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影像学:临床》上报告说,他们招募60名志愿者参加了相关试验,其中有一半人患有偏头痛。试验中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条纹栅格测试图,并让他们回答看后是否感到不舒服;进一步的测试中,还让他们在看图的同时接受脑电图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患偏头痛的志愿者在看到条纹栅格测试图后,脑部的视觉皮层出现了较明显的反应。视觉皮层指大脑皮层中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部分。

报告作者之一、伯明翰大学的阿里·马扎赫里博士说,这项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的脑部视觉皮层在处理外界信息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了异常变化,不过“这或许只是一部分因素,因为在那些没有患偏头痛但对视觉刺激比较敏感的某些志愿者中,视觉皮层也会出现类似反应”。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深入分析这种现象,开展更长期观察,以便更好了解偏头痛的成因。

(新华社)

研究认为猛犸象灭绝或因遗传缺陷

#古生物

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长毛象),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长鼻亚目,象科,猛犸象属的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它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

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之一,猛犸象如何灭绝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之一,人们普遍猜测气候变暖是灭绝原因,人类祖先过度捕杀导致灭绝的说法也深入人心。

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猛犸象灭绝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的基因所致。

最近,科学家“复活”了从西伯利亚岛上发现的猛犸象群的基因,并且与其他亚洲象基因进行了对比,发现猛犸象的基因存在着诸多问题。

研究发现,这个岛上的猛犸象存在着一系列遗传缺陷,包括男性生育能力、神经发育、胰岛素信号、甚至是闻花香的能力都有问题,至于原因则可能是岛上的猛犸象因为与大陆隔离并且种群数量较少(300-500)有关,近亲繁殖让它们失去了繁衍下去的机会。

当然基因问题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猛犸象会完全灭绝,不过它为当前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线索,并且也预示着新技术可以为史前研究揭开更多谜团。

(快科技)

转基因玉米审批有望加快,可针对草地贪夜蛾

#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去年12月在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会议上表示,2020年贪夜蛾发生的程度数量和去年相比会明显增加,有可能在4月初就到达长江流域,到5月份到达黄河流域,6月份到达东北。全国农技中心1月也发布通知称,2020年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危害程度更重,要加强相关监控防治。

国产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研发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茹梅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国内转基因玉米时隔十年再获生物安全证书,首先是对转基因领域科研成果的一种认可,其次也可能是为应对草地贪夜蛾这一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其中包括大北农的DBN9936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以及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联合申报的双抗12-5玉米。

这标志着上述两种转基因玉米品种具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可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但还需要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能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正常程序下市场准入审核周期约为1至2年。

(澎湃新闻)

潘建伟团队实现50千米的量子存储器纠缠

#量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日演示了两个量子存储器相距50公里的纠缠,为解决大规模量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思路。相关论文于2月13日凌晨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上。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物理学家们开始尝试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即把处于纠缠态的光子分发到两处。此前,两个固定节点之间的量子纠缠始终无法超越1.3公里的距离。

早在2005年,潘建伟团队就在合肥大蜀山实现了13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2012年,该团队又在青海湖实现了首个超过102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实验。2017年,利用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他们创下了世界量子纠缠分发距离的纪录,达到1200千米。

不过,这样的星地量子纠缠分发造成的传输损耗很大,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挑战。若要让光子在远距离光纤上传输,也会出现严重的损耗,限制分发的成功率。

巴西发现神秘巨型病毒;HIV疫苗失败告终;澳洲大火致113个面临威胁

新发表的论文提到,一个解决方案是,在两个远距离节点上各自制备量子存储器(某种可以储存量子态的物质)和一个光子的纠缠,再把这两个光子传输到一个共同的中间节点。对这两个光子进行适当的测量操作后,就能把原节点上的两个量子存储器投射成远程纠缠态。

论文指出,想把纠缠距离拓展到城际规模,存在三个主要的挑战。一是获得“明亮”(即有效)的物质-光子纠缠,二是减少传输损耗,三是实现长距离光纤中稳定的高可见干涉。

针对以上挑战,研究团队利用一种名为腔增强的量子效应来制备明亮的原子团簇和光子纠缠。他们在中科大校园内设置了两个这样的节点,再把两个信使光子通过两条平行的11公里长光纤传输到中间节点——合肥软件园。

为了减少传输期间的光子损耗,研究团队利用量子频率转换技术,将光子从近红外频率转换为适合于电信传输的频率。最后,他们在双光子干涉机制下实现了两个量子节点的纠缠,等于说跨越了22公里。

接下去,中科大团队又更进一步,在单光子干涉机制下,让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节点实现了纠缠,达到了城际尺度。

论文乐观地判断,把更多类似距离的节点连接起来,这个实验就可以拓展成一个量子网络的功能单位,为建立大规模的量子互联网做好了铺垫。

(澎湃新闻)

巴西发现神秘巨型病毒;HIV疫苗失败告终;澳洲大火致113个面临威胁

排行榜

  • 日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