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2020年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有29天,四年一遇。许多人选择在这天发条纪念朋友圈,因为“这是四年才能发一次的朋友圈。”如果出生在这一天,就更显得意义非凡,还有网友开玩笑说,过一次生日,就大了四岁。 2月29日当天,杭州各大医院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闰年宝宝”。昨天,记者探访了多家医院,见到了许多29日出生的小天使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聊了聊。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19个“闰年宝宝”,10男9女

2月29日凌晨0:15,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首个“闰年宝宝”出生了,是一位小王子,体重六斤二两。 昨天下午1点左右,记者赶到杭妇院住院部11楼,见到了正睡得香甜的“闰年宝宝”以及新手妈妈曹女士。

“原先我的预产期是3月7号,没想到早了一个星期,小朋友挑了这么一个好日子。”曹女士和丈夫戴先生都是杭州人,由于两人都是独生子女,这又是两人的第一个宝宝,所以他的到来,对两家人来说意义非凡。 曹女士说,生之前并不知道宝宝的性别,因此准备了两个小名。直到宝宝出生,便留下了给男孩准备的“墩墩”这个名字,希望他能够结结实实,身体健康。

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2月29日0:15分,杭妇院第一个“闰年宝宝”,小名墩墩。“我先生姓戴,宝宝的大名初定叫做戴都鹏,‘都市之鹰’的意思。原先宝宝的爸爸在法国留过学,所以给他准备的外文名是一个法语词汇,与中文名同音:Dupont。这个单词还有身体好、敦实的意思,跟小名也呼应上了,有些相辅相成的感觉。”曹女士笑着说,宝宝的小名和大名都是先生取的,一家人听过之后都觉得寓意挺好。 对于墩墩的公历生日四年一遇,曹女士表示,其实当时没有想过会碰到29号,就这么凑巧,也算有缘份。“既然碰上了,也觉得蛮开心的,有意义的日子变得更加非凡。以后不是闰年的年份,宝宝可以过农历生日,也可以挑2月28日或者3月1日来过,虽说2月29日四年一次,这样想想过生日的选择反而变多了。”

2月29日上午10:56分,杭妇院19位“闰年宝宝”的其中之一——熙熙出生了。妈妈胡女士告诉记者,29日早上8点多自己被推进产房,整个生产过程比较顺利,知道是男宝宝后特别高兴,“这是我的二胎,头胎是女儿,这下子儿女双全了。” 一旁陪护的丈夫陈先生说,宝宝的姐姐叫乐乐,已经10岁了,这段时间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着。“今天早上乐乐还在闹着要过来看弟弟,家里添了新成员,她特别兴奋。不过现在疫情期间,医院陪护的管理要求非常到位,也非常严格,只能由一位家属陪同。考虑到这点,我们也哄她,再耐心等几天,等妈妈和弟弟出院就能见面了。”

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2月29日上午10:56分,杭妇院“闰年宝宝”之一,小名熙熙。

“熙熙”这个小名,是陈先生和胡女士早就想好的,有光明、欢乐、充满希望的意思。“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对于孩子,我们的期望很简单。”陈先生说,这段时间碰上疫情,是谁都没想到的,妻子在之前的产检中也碰上一些麻烦,比如路被封了,各种地方出入都需要通行证明等等。虽然有过担心,但现在宝宝出生,母子平安,心也就安定下来了。“取名字的时候疫情还没发生,最近一段时间,浙江和杭州连续很多天都没有新增病例,全国的情况也在一天天好转,一切都充满希望。‘熙熙’这个名字本来就代表着希望,出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意义非凡。” “以后我们打算每年给他过农历生日,二月初七,这是小生日,闰年2月29日就是大生日。”陈先生说,他算是一个比较“念根”的人。以后向熙熙解释生日问题,肯定也会告诉他中国传统相关的知识。“过农历生日的大概只有中国人,不管熙熙以后出国念书也好,定居也好,只要想起自己的生日,他就必然会永远记着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浙大妇院:

“闰年宝宝”多达41个

浙大妇院共有7个产科病区,2月29日那天,全院41个“闰年宝宝”诞生。其中,产六科共迎来了6位“闰年宝宝”,三男三女。 昨天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浙大妇院3号楼10楼产六科。产六科最迫不及待的小天使是个男宝宝,2月29日凌晨0:38分出生,体重6斤8两。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躺在小床上,津津有味的吃着手,时不时砸吧砸吧小嘴。

“我的预产期是3月1号,身边的同事知道之后都开玩笑,希望宝宝积极一点,早一天出生,2月29号多有意思。没想到,玩笑话竟然成真啦。”90后宝妈朱女士笑得眯起了双眼。 朱女士和丈夫戴先生都是宁波人,一起在杭州工作、生活。 “原先每次的产检都一切正常,2月25号那天,我老婆觉得胎动有些异常,晚上来医院挂了急诊。医生检查之后说是羊水不够,第二天我们就收拾东西来住院了。”听着丈夫的话,朱女士在一旁点点头:“27号打了催产针,原本可能是28号生的,不过因为我是第一胎,宫口开的比较慢,所以拖到了29号。”

被问到有没有想过以后如何跟孩子解释4年才有一个2月29日时,开朗的夫妻俩哈哈一笑,“给他看日历,没有29日的年份上面就是没有这一天呀,爸爸妈妈也不能多变一天出来。”戴先生说,现在好多孩子都过两个生日,公历一个,农历一个。在2月29日这样的特殊日子出生,自家宝宝以后基本每年就只能过一个生日,并且肯定是农历的多。幽默的戴先生还不忘添上一句“省钱!”

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2月29日0:38分,浙大妇院产六科迎来首个”闰年宝宝“,小名宥宥。

“小名我们打算叫‘宥宥’,鼠宝宝嘛,总觉得小老鼠还是待在家里更安全一些。选了有个宝盖头的字,像是有家人为他遮风挡雨的样子。现在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就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平安地长大。”朱女士说到。 朱女士隔壁病房住着一位同在2月29日生下“闰年宝宝”的妈妈,名叫汪珍丽。稍微有点特殊的是,她是浙大妇院产六科的一名护师,原先在这里护理别人,这次轮到自己被护理。

汪珍丽今年30岁,有个4岁的女儿,这是二胎。“宝宝出生在29号凌晨1:53分,正好是预产期当天。2780克,5斤多的男孩子。”“一般来说,我们都会选择在自己的科室里生产,环境和人都熟悉,相对更安心一些。”汪珍丽觉得,不管是护理他人还是被护理,本质其实都是相同的——希望母婴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相信这所医院也相信这个科室,也相信这里的护理人员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才会作出选择。”

汪珍丽说,宝宝大名已经想好了,‘梓熠’,希望他未来能够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小名算是姐姐取的,非常可爱的两个字——小熊。至于姐姐为什么会取这两个字,一家人都不是很有头绪。“知道我肚子里有小宝宝之后,女儿就一直‘小熊’‘小熊’地喊,也许是比较喜欢熊这种动物,也可能是电视上动画片里出现得比较多吧。”汪珍丽满面笑容。

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2月29日凌晨1:53分,浙大妇院”闰年宝宝“之一,小名小熊。

至于以后怎么给宝宝过生日,汪珍丽回答道:“其实过生日也是讲究一个仪式感,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只要宝宝喜欢,哪一天都无所谓。” 当然,由于疫情期间医院防控措施有所升级,只能有一个家属陪护,所以就算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恨不得马上见见小熊宝宝,也得暂时忍耐一下。“一般来说,顺产的产妇没有什么特殊情况,72小时就可以出院。所以到3号,我们就能回家啦。”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3个“闰年宝宝”,全是小公主

2月29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产科迎来了三位“闰年宝宝”,全都是小公主。其中,第一位小公主出生在凌晨1:58分,体重7斤。 宝妈项女士今年29岁,是黄山人,年前,她和丈夫在老家待了将近一个月,考虑到预产期临近,1月20日两人一起返回杭州。

“2月28日,医生检查之后建议我住院,当天下午我就来了。晚上12点多的时候被推进产房,两个小时左右宝宝出生,整个过程还算顺利。”项女士说,宝宝的预产期正好就是2月29日这一天,一天不差。最开始并没有觉得这个日子有多特殊,直到和宝宝见面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越来越有了实感,心里也渐渐期待起来。

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2月29日凌晨1点58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产科迎来首个“闰年宝宝”,小名挽挽

去年8月左右,项女士和丈夫胡先生给当时还没有见面的宝宝定下了名字,胡挽慈,小名挽挽。“当爹当妈的也没什么大要求,以后孩子能健健康康的就好了。” “四年才有一个2月29日,以后我们打算在非闰年的时候给宝宝过农历生日,闰年就按正常的过,一个大生日,一个小生日,也挺有意思的。”

见习记者 张慧丽

杭州小朋友墩墩、小熊、挽挽、熙熙,他们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