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文刀编辑|张帅
···
“再穷不能穷教育”,是大部分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加持下,学前教育、K12、考研辅导、考公辅导……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蓬勃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教育界的富豪。
3月26日,胡润百富公布了《2020胡润百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全球一共有19位教育领域的企业家身家达到了十亿美金以上。其中,前十名里7位是中国企业家,前三甲更是都来自中国。
俞敏洪的新东方,真正意义上打开了中国培训机构的市场;陈向东曾在新东方鞍前马后了十几年,后来自立门户创立了跟谁学;好未来的张邦鑫从家教起步,成了排名第二、身家620亿的全球教育富豪。
但这些名声在外的大佬都不是“全球教育首富”,他是谁呢?
其实,是专门做公务员生意的鲁忠芳、李永新母子。
在2019年中公教育上市后,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的身家不断升值,以910亿的财富总额问鼎“全球教育首富”。
1、李永新创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寒门出贵子,大多数人都要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李永新也不例外。
李永新出生于吉林通化,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他的记忆力,小时候家庭环境是非常艰苦的。
但李永新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借钱也要送孩子们去上学。
在一次专访中,李永新曾提过:
“我最深刻的是我有三个姐姐,有一段时间是我们四个都在读书,我的姐姐们在读大学,我在读中学,我的爸爸妈妈每月的工作大概只有200多块钱,我特别深刻的记得,就是有一年我们的学费没有着落,然后爸爸妈妈东拼西凑,跟好多亲戚朋友借钱,那一刻让我感受特别深刻。”
或许正是这些深刻的记忆,李永新立志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高考时,“学霸”李永新执意要考北京大学,并如愿以偿进了北大政府管理学院。1999年,李永新大学毕业,面临着深造和就业的选择。据李永新回忆:
我那时候可以保送上研,可以去中直机关党委,或者去海关总署,很多机会非常好,但是我都没去,选择创业。
李永新和几个合伙人创办了第一家公司,新兴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专门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服务的公司。当时,这个创业想法获得了投资方的认可,公司也拿到了投资,但因为没有什么创业经验,再加上投资方占股比例高达90%,让几个合伙人失去了创业动力,仅一个月时间这个项目就黄了。但李永新并没有放弃创业,从状元演讲会做到高考复读培训班,一直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不仅在高考复读,现在教育培训领域,所有的奥数,一对一,你能想到的我们都做过。”
在诸多的尝试中,终于,李永新抓住了一个创业风口——公务员考试,他曾在采访中提到:
“我们是2001年,2002年在做公务员考试的,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那个瞬间深刻感受到政府权力扩张的趋势,所以我们觉得随着政府的权力扩张,公务员考试一定会越来越火。”
2001年,李永新正式进入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成为国内关注公务员考试的第一批培训机构。
2002年,李永新就决定进行利用互联网做营销了,于是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应运而生,这是他的流量入口。
2003年,中公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2、借壳上市,市值超1400亿的教育帝国虽然在公职类考试培训的市场上,中公教育也存在一些竞争对手,但是不论是规模还是营收,中公教育都处于绝对的龙头老大地位。随着中公教育的体量不断壮大,登陆资本市场,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在A股中,教育类企业IPO的直接通过率屈指可数,或许是考虑到这个原因,中公教育并没有选择传统的IPO路径,而是选择了借壳上市。2018年,在亚夏汽车停牌期间,中公教育和亚夏汽车签了一份业绩对赌协议。中公教育承诺:
在2018—2020年这三年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
2019年2月20日, 号称“公务员考试第一股”的中公教育,借壳亚夏客车正式登陆A股。
今年3月9日,中公教育公布了2019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5亿元,同比增长56.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52.79%。在业绩对赌期内,中公教育2018年、2019年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年报还显示,在全年总体偏冷的招录形势下,招录板块业绩依然实现了逆势快速增长。其中,公务员培训业务依旧占最大比重,营收4.17亿元,同比增长30.15%;事业单位培训业务实现最大增幅,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58.44%。另外,在中公教育2019年中报里可以看到,中公教育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鲁忠芳、李永新、王振东。其中,鲁忠芳合计持有25.2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36%,是中公教育的实际控制人。而鲁忠芳与李永新为母子关系,系一致行动人,二者合计持有中公教育的股份接近6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的持股比例继续增加,已经占到了总股本的60.58%。受疫情影响,今年“在线教育”概念板块颇受资金青睐,中公教育的股价持续走高,涨幅超过了40%,连带着三大股东的身家也水涨船高。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的身家比去年翻了快两倍,以910亿元成为全球教育首富;而中公教育的联合创始人王振东,则以230亿元的身家,成为排名第五的全球教育富豪。3、分走11亿,上市公司成三大股东摇钱树?一边带领公司上市、打造出了超1400市值的教育资本帝国,一边身家飙升,问鼎“全球教育首富”,到了这一步,李永新已经是名利双收。但就在中公教育上市的第一年,交出的第一份年报成绩单中,分红方案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自然也牵扯到了李永新。据分红方案显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4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4.8亿元,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倘若按持股比例来计算,仅2019年,鲁忠芳、李永新、王振东将分别拿到6.12亿元、2.72亿元、2.31亿元的分红,共计高达11.15亿元。而鲁忠芳、李永新母子拿到的分红金额,高达8.84亿。而在2018年,中公教育也曾有过一次总值14.19亿元的现金分红。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3%、82%,占当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99%、97%。连续两年大手笔的分红,中公教育真的是财大气粗吗?事实上,到2019年期末,中公教育的短期借款余额还有28.67亿元。明明还有大额债务,反而要给股东“大方”的分红,中公教育的迷之操作难免让人觉得大股东们的“吃相”有点难看。
结束语
十多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一直在持续升温。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高达1395845人报名,共有1277219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为53:1。
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就业形势相比往年严峻了许多。为了稳定就业,公务员扩招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比如受疫情影响最深的湖北地区已经确定扩展比例,2020年公务员招录计划增加20%,选调生招录计划增加50%,事业单位招聘计划30000名以上。经济学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需求决定供给。考试的人越多,说明公职类培训机构的市场越大。李永新辛苦创业17年,与其刚上市一年就急着将纸上财富分红变现,不如趁着未来市场情况明朗,扎扎实实的搞好教育质量,带领中公教育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