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10.5亿元食品项目和善园,“带病投产”

江苏盱眙10.5亿元食品项目和善园,“带病投产”

自2022年签约落户盱眙经济开发区以来,江苏和善园都梁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的高端面食产业基地项目曾一度被誉为“重大招商引资成果”。


然而,本社追踪调查发现,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多项合规问题,包括未批先建、消防验收缺失及地方监管长期缺位,引发市民及业内人士广泛质疑。


“未批先建”成常态?手续补办难掩违规事实


根据公开信息,和善园盱眙项目总投资高达10.5亿元,规划建设日产300吨传统面食的现代化基地,并配套农业种植园区。项目于2022年1月签约,旋即启动老旧厂房的改造工程。

江苏盱眙10.5亿元食品项目和善园,“带病投产”

然而,项目在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即擅自施工。2023年相关手续虽陆续补办,但根据《建筑法》第七条规定,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取得施工许可证,未批先建属明确违法行为。该问题在2022年即被市民举报,但始终未有明确处理结果。


“手续倒着办,真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位接受采访的举报人称,早在厂房改造之初就曾通过12345热线反映问题,但反馈始终停留在“处理中”。


消防验收缺失:C栋设备已调试,隐患悬而未解


更令人担忧的是消防问题。本社获取的2024年12月相关部门答复显示,和善园C栋厂房的消防设施“尚未通过验收”。然而,记者调查时发现,该栋楼设备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部分工人亦在厂区内活动。


“这是典型的‘带病投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知情人士对本社表示。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严禁投入使用。《消防法》第十三条亦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在建设工程竣工后报请消防验收,违规可责令停工、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责。


监管缺席:从“一周内回复”到“负责人不在”


在调查过程中,监管部门的迟缓反应成为市民诟病的另一焦点。2025年3月21日,本社前往盱眙县委宣传部及属地古桑街道办事处调查取证,两地均以“负责人不在”为由婉拒采访,至今仍未就项目合规情况作出回应,亦未履行此前承诺的“一周内答复”义务。


“从上到下都推,12345、网络问政平台等都投诉过了,就是没人真正处理。”一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透露。


有法律人士指出,政府未按规定公开行政审批结果,已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行政许可事项,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并答复合理质疑。”


“绿色通道”背后的招商逻辑?

江苏盱眙10.5亿元食品项目和善园,“带病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和善园对外宣传中,曾多次提及“政府绿色通道”与“快速审批”机制,包括锅炉、能评、环评等流程“特事特办”。这一背景也引发外界对是否存在“重招商、轻监管”倾向的担忧。


事实上,盱眙县2024年曾对外宣称“一天完成五证联发”,被誉为“审批效率样板”。但对比和善园长达两年合规瑕疵的处理现实,外界不禁质疑:审批效率的背后,是否牺牲了监管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招商引资不是豁免法律的理由。”一位熟悉政府采购与工程审批流程的知情者表示,“越是大项目,越要严审严管。”


一场关于问责与透明的考验


和善园盱眙项目的违规施工与消防缺失问题,已持续近两年,举报记录超过十次,但主管部门迟迟未作出实质性回应。在地方政府频频强调营商环境与法治建设的背景下,该事件无疑成为对“依法行政”和“公众参与”的现实考验。


本社将继续关注事态进展,追踪整改措施是否落实,以及相关责任是否明确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