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火”的线上医疗咨询 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再度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四川省部分医院以及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疫情期间也纷纷推出了在线问诊、义诊、线上购药等服务,缓解了疫情期间人们不能出门但仍要看病的难题。

随着疫情的缓解,这些互联网医疗平台及咨询平台如何延续功能、留住用户,成为疫情之后的下一个焦点。

越看新闻越紧张 女子电话咨询寻求心理援助

从1月7日开始,刘敏(化名)女士就一直睡眠不好,每天担心紧张新冠肺炎疫情。由于不能出门,她整天憋在家里,看关于疫情的新闻,结果越看越紧张。

听说四川省开通“96111”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刘敏拨通电话向电话那头的专业人士咨询。

疫情“带火”的线上医疗咨询 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96111心理援助热线

通过网络,医生建议她控制自己对疫情的关注力度。从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掌握必要的相关防疫知识即可,避免信息过载造成的心理冲击。如果自觉过度恐慌,适当的“充耳不闻”是可取的。每天关注新闻的总时长不要超过1小时。还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充实起来。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还可以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其实像她这样因为疫情产生焦虑情绪的人不少,大概占到总咨询人群的六七成。”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精神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黄利红说,正确疏导情绪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尤其是特殊时期,关注心理健康和关注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在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下,网络咨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带火”的线上医疗咨询 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曹女士通过网络在线咨询

曹女士家的宝宝8个月了,最近孩子腿上突然出现一个“水泡”,疫情期间,曹女士不敢带孩子去医院,但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经过详细沟通,原来是家属在孩子穿着裤子的情况下,用吹风给孩子吹干裤子时,不慎导致的烫伤。随后,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冉琴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给出用药等处理建议,才解决了曹女士的燃眉之急。

线上咨询以心理及疫情相关问题为主

据了解,截止3月4日,“96111”心理咨询累计服务9801人次,累计热线咨询3819人次,累计在线咨询5982人次。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咨询占多数。截止2月27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有4476人次通过网上问诊咨询各类问题,通过电话咨询的共14089人次,其中多为幼儿相关的日常健康问题。

疫情“带火”的线上医疗咨询 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96111心理援助热线系统

丁香医生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在线咨询接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判断自身症状是否为新冠肺炎、口罩选择和佩戴方式、低热处理方式、孕产妇相关防护咨询等,这部分需求占比达50%左右。

在线上咨询的同时,线上直播科普等形式的大众健康教育也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重点关注的领域。

突发疫情促使互联网医疗加快发展 留住用户成重要问题

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激增的用户需求,此次疫情让国民意识到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都上了一堂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教育课程,大大缩短了用户教育的周期,促使老百姓对互联网医疗接受度极大提高。如同2003年的非典疫情促进了中国人民线上购物习惯的养成,此次疫情在客观上也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了更大机遇。”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精神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过去后,“96111”心理援助热线仍将延续功能,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值守,为社会公众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心理援助服务。

比起省级或医院官方的线上咨询平台,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来说,疫情过后,如何留住这部分用户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医疗在此次疫情中的行动表现突出,一方面培养了广大民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认识,提高民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认可度及信心;另一方面,在线医疗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向政府及社会证明了互联网医疗对于实体医疗、分级诊疗的补充意义,尤其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面前的组织、运营能力,这一系列将会刺激互联网医疗领域建设的进一步加快。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部分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