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2023年营业收入825亿元 严控开支、“过紧日子”成为常态

3月28日下午,中国广核(003816.SZ,股价4.04元,市值2040.14亿元)召开了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49亿元,同比下降0.33%;归母净利润为107.25亿元,同比增长7.64%。

董事会秘书尹恩刚在会上表示,2023年公司克服总体大修时间较长、电力市场价格波动等困难,“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严控各类非必需、非急用的费用开支,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

2023年11月27日,台山1号核电机组重新并网发电,此前三年间,台山核电净利润亏损超40亿元,其运行状态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用的EPR核电机组,从趋势上看,1号机组2023年的表现优于2022年,2号机组表现好于1号机组,公司对接下来的运行是有信心的。”公司副总裁刘海军表示。

2023年大修总天数增加

据中国广核董事长杨长利介绍,中国广核目前管理9个核电基地,共有27台在运核电机组,11台在建的核电机组。2023年,公司管理的在运、在建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4381万千瓦。

2023年,中国广核管理的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为2141.46亿千瓦时,同比提升7.95%,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2.65%。公司全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6467.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6亿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了超过48万公顷森林。

在电价方面,2023年中国广核市场交易平均含税电价约为0.403元每千瓦时,与2022年基本持平。

在运核电机组中,除大亚湾核电站因换料大修总时间提升,2023年上网电量同比略有下滑;防城港3号机组于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使得防城港核电站上网电量增长40.21%;其余核电站发电量也均有小幅提升。

2023年,中国广核共开展19个换料大修,大修天数约920天,因十年大修和首次大修个数多于2022年,大修总天数有所增加。公司副总裁秦余新介绍,预计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增长6%,根据计划安排,公司2024年安排了18个换料大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广核去年归母净利润逐季下滑,如此业绩表现原因为何?公司向记者回应称,主要因公司科研费用、合同执行等过程中费用确认节奏的影响,年底结算的合同较多。

谈燃料成本问题

近几年来,核电投资发展加速,核电站项目批复速度也较此前加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3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达到全部发电量的10%左右。

新项目核准方面,2023年,中国广核所属的福建宁德核电5、6号机组,广东太平岭核电3、4号机组获得国家核准。截至目前,中国广核共管理11台在建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其中广西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铀现货价格涨幅较大,未来中国广核管理的核电机组将持续增长,有投资者对公司应对燃料涨价的措施表示了关注。

秦余新表示,公司与控股股东所属的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燃料组件总包供应合同,以固定价格为主,可确保核燃料供应稳定并控制价格波动风险。通过长贸合同、现货组合的方式保障铀矿供应是全球核电站通用做法。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天然铀来源主要包括长贸合同、自有矿山及现货结合的方式,可以保障天然铀价格的稳定。

“控制成本非常重要的就是技术进步。包括对‘华龙一号’,我们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建造周期可以缩短,财务费用可以下降⋯⋯但如进一步提升,还需要技术上大规模的提升。”杨长利补充道,“未来5到10年,我们将面临着核电技术的升级,现在用的是核电三代技术,燃料主要是铀-235。如果要进一步使用铀-238,就需要采用四代的技术,四代核电技术是我们下一步的研发目标,我们也需要加大创新投入。”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排行榜

  • 日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