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是通过公开信息整理,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理性甄别,注意投资风险。欢迎关注千寻股票公众号(qxgp666)和小程序,实时获取投资机会。
昨日,千寻为大家梳理了汽车行业2020年各板块的前景预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也在对外公开征求意见,随着大众、宝马等海外持续加码新能源车,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资本市场关注,此前千寻曾多次给大家梳理锂电池产业链及相关标的公司,现在千寻将给大家拆解锂电池产业投资逻辑。
一、海内外需求共振,高增长确定
锂电池根据下游应用不同,分为动力、储能和消费电子市场。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189GWh,同比增长27.0%,近5年年复合增速达25%。其中,动力和消费锂电2018年全球分别出货约97GWh、68GWh,分别占比51%、36%。动力为锂电板块增速最高细分市场,2019年,欧洲动力市场预计30%-40%增长,但美国、中国市场增速有限。2020年海外动力电池增长确定,国内动力有望稳步增长,基站储能值得期待,有望成为锂电高增的补充。
1、海外:欧洲产业链为2020年新能源车投资亮点
欧洲碳排放趋严,车企压力巨大。碳排放低于50g/km的纯电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2020-2022年可分别视为2辆、1.67辆、1.33辆计算,对缓解车企压力意义重大。根据机构测算,欧盟欲免受碳排放超标罚款,2021年、2025年、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至少为134万辆、336万辆和618万辆,占乘用车比例分别为8.7%、21.4%和38.3%。
大众集团11月19日发布新五年规划,2020年和2025年纯电动新能源车将分别占集团总销量4%、20%,公司汽车年度总销量约为1000万台,据此粗略计算,2020年和2025年大众纯电动新能源车目标销量将达40万辆、200万辆左右。宝马集团11月21日发表声明,将继续发展电动汽车,预计2020-2031年动力电池需求将超过100亿欧元,其中给予宁德时代订单金额由40亿欧元提升至73亿欧元。在碳排放驱动下,欧洲车企持续加码新能源车。
2、国内:双积分驱动动力2021年高增长
2019-2020年现有双积分政策相对宽松,车企可轻易满足要求。国家近期公布2021-2023年双积分征求意见稿,单车积分大幅下滑。据机构测算,满足2021年双积分征求意见稿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220万辆,综合商用车后新能源车产量有望达237万辆,重回高增之路。
2019年1-10月新能源车A级纯电轿车销售25万辆,占比34%,为最畅销车型,同比增长180%;A00/A0轿车销售13万辆,占比17%,同比下滑30%。不同车型销售出现分化,除了补贴的影响,运营需求增加以及消费者需求升级也为影响因素之一。分车型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162万辆。
二、锂电产业链:板块分化
2019年,补贴退坡,车企成本压力剧增,销量下滑。产业链量价双杀,低效产能被迫出清,强势龙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2019年Q1-Q3产业链细分子版块CR3(业务规模前三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较2018年有不同幅度提升,具体CR3排名为:动力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湿法隔膜>电解液>磷酸铁锂>三元正极。
(锂电产业链不同环节出货同比增速)
(不同产业环节CR3)
三、电池环节:动力龙头稳固,关注消费细分领域优质标的
电池板块竞争格局清晰,龙头宁德时代市占率由2018年的37%提升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51%,比亚迪市占率小幅下滑2pct至22%,位居第二。具体细分领域看,三元电池宁德时代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Q1-Q3市占率达52%,大幅领先于第二名比亚迪的22%;磷酸铁锂宁德时代自2017年开始超越比亚迪,位列第一,2019年Q1-Q3市占率为51%;比亚迪市占率出现明显下滑至18%。宁德时代海外市场同样值得期待,2020年欧洲车企开始发力新能源市场,有望为公司带来额外增量。
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业务仍处起步阶段,市占率位于5%以下。但具体到消费锂电细分领域看,欣旺达消费电芯自供、笔电市占率提升等将持续驱动公司业绩稳定增长;鹏辉能源则受益于TWS耳机电池、储能业务等业务高增,且扣非归母净利率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亿纬锂能受益于TWS电池、锂原电池等业务高增。
(电池龙头市占率逐步提升)
四、隔膜:竞争格局清晰,产业链首推环节
2019年Q1-Q3,国内隔膜厂出货18.6亿平米,同比增长40%,高于2018年增速;2019年分季度看,Q1-Q3隔膜出货同比增速分别为62%、45%、25%,增速逐步下滑,但仍然为正增长,与材料环节海外出口占比较高有关。
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生产工艺具有一定差异,板块企业原来分工相对清晰,但市场需求向湿法隔膜偏移以后,部分干法隔膜企业开始进军湿法领域,如星源材质、沧州明珠等,传统湿法隔膜龙头则主要有恩捷股份、苏州捷力、湖南中锂等。自2017年开始,恩捷股份出货超越星源材质,位居国内首位。2019年Q1-Q3恩捷股份湿法隔膜出货5.4亿平,分别占国内隔膜、湿法隔膜出货29%、39%,较2018年分别提升4pct、3pct;星源材质出货2.7亿平,占国内隔膜出货14%,位居第二,其干法隔膜出货约1.5亿平,占国内干法隔膜出货33%,位居干法隔膜首位,较2018年提升10pct。
(隔膜龙头市占率逐步提升)
五、正极:细分品种存在阶段性机会
正极出货增长显著提升,2019年Q1-Q3国内正极厂出货27.5万吨,同比增长45%。分季度看,Q1-Q3分别同比增长46%、51%、33%。
2019年Q1-Q3,三元占比小幅上涨至51%;磷酸铁锂占比下滑至15%;锰酸锂占比显著提升至16%,主要是部分车企为兼顾成本和能量密度补贴,采用三元复合电池。新能源汽车补贴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三元能量密度超过磷酸铁锂,需求爆发。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后,磷酸铁锂经济性凸显,未来乘用车需求将出现分化,低续航车型以低成本磷酸铁锂为主,高续航车型则仍选用三元电池,三元和磷酸铁锂仍为动力电池主要选择。
整个正极市场看,厦门钨业出货量位居首位,且龙头市占率逐步提升。具体到不同种类正极材料来看,龙头公司市占率出现分化。三元领域,容百科技和厦门钨业市占率波动上升,当升科技、杉杉股份出现一定下滑;钴酸锂领域,厦门钨业市占率提升,杉杉股份和当升科技相对稳定;磷酸铁锂领域,德方纳米市占率稳步提升。
六、负极:加深纵向布局,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为长期核心竞争力
2019年Q1-Q3,国内负极厂出货18.7万吨,同比增长40%。分季度看,Q1Q3同比分别增长52%、54%、23%,变化趋势与其他材料接近。
负极材料可以分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其他负极,2019年Q1-Q3出货占比分别为72%、24%、4%。未来人造石墨市占率仍有持续提升空间:1)部分客户仍存在天然石墨向人造石墨转换的情况;2)天然石墨主要应用在圆柱电池领域,未来方形电池增速高于圆柱。
整个负极市场看,贝特瑞(中国宝安)因天然石墨出货量大,位居负极市场第一;杉杉股份负极兼顾高端和中低端产品,市占率波动明显,2019年Q1-Q3较2018年提升1pct;璞泰来主要为高端负极产品,市占率相对稳定;凯金能源以中低端负极产品为主,2018、2019年Q1-Q3市占率受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影响,较2016、2017年有显著提升。人造石墨市场,璞泰来与杉杉股份龙一、龙二位置稳定,市占率约23%左右,凯金能源以19%市占率位居第三。
负极加工环节较多,原材料主要为焦类产品,价格受电炉钢开工率影响较大,上游原材料布局、甄选能力对企业盈利影响较大。因此,随竞争加剧,产业链纵向布局及开发能力越发重要,有望出现龙头公司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七、电解液:竞争加剧,静待涨价和盈利回升行情
电解液构成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三部分,溶剂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烯酯(EC)等,2018年经历价格战后盈利能力出现明显好转,但好转幅度略低于预期。
今年以来EC价格受供需影响,出现大幅上涨,但占电解液成本较低,对电解液价格拉动有限。锂盐主要为六氟磷酸锂(6F),6F占电解液成本40%左右,价格对电解液成本影响明显。但受供需影响,6F价格延续下跌趋势,短期内涨价动力不足。
整体上看,电解液龙头企业不同产品分配比较均衡,天赐材料产业链布局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强,市占率自2017年显著上升后基本维持稳定,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市占率则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细分上看,石大胜华在EC领域优势明显。
八、上游资源:钴供给趋紧,锂预将见底
2015年,在强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度飙升,上游钴锂资源供不应求,价格快速上涨。巨大的获利空间带动了大量资本进入上游,行业兴起了新的一轮投资热潮。随后,上游资源产能投放过快,导致严重的供给过剩,钴锂价格在18年1H触顶后回落。虽然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维持较高增速,但钴锂资源仍然供给过剩严重,价格延续跌势。
钴价涨跌动态轮回,从过去15年的涨跌历史看,两轮完整的涨跌周期均伴随着钴库存的重大变动。目前钴价下跌下其库存重心已经回归到供给端,嘉能可关停Mutanda铜钴矿将给予市场充分的锁量预期,叠加需求端消费(5G)、动力增长带动正极材料厂商补库存,2020年钴供需有可能出现0.7万吨缺口,2021年缺口进一步拉大至0.9万吨,价格具备较大上涨弹性。
锂价方面,由于2019年锂矿盈利大幅下滑,澳洲锂矿产商将率先收缩产能,锂供给端压力减缓,同时国内碳酸锂价格逼近龙头企业生产、现金成本线,价格跌幅趋缓,预计2020年锂价将见底企稳。
九、机构建议
东方证券表示,电池环节明年高镍和降价是主旋律,末端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建议关注盈利确定性强的宁德时代、鹏辉能源;上游金属材料环节,钴供给端缩量逻辑支撑未来三年钴价上涨,锂价格逼近龙头企业生产、现金成本线,预计2020年锂价将见底企稳,建议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洛阳钼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国金证券推荐电芯、隔膜、负极等竞争格局向好且海外产业链涉足较深的龙头标的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璞泰来等。消费电池细分领域优质标的欣旺达、鹏辉能源。
十、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增速不及预期,政策波动风险,产业链价格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