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著名风险投资家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发布了一篇著名的博客,谈论当年度的“战时”首席执行官们。当时,他预言说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的谷歌创始人之一佩奇(Larry Page)将走向前台,正式接替施密特(Eric Schmidt)而成为首席执行官。
他写道:“对于谷歌,乃至对于整个科技行业而言,这都将是个意义深远的变化。”
不过,这预言还是不够准确。
佩奇确实接过了施密特的班。不过,执掌大权不到五年之后,他就重组了整家公司,将谷歌变成一家更大的控股公司Alphabet的子公司。佩奇相信,工程师出身的经理人皮查伊(Sundar Pichai)能够胜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工作,将搜索、安卓、YouTube、Chrome、硬件、云计算……公司全部核心业务的管理权都交到了后者手中。
佩奇自己则退出了舞台中心,去担任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专注于那些更长期的,带有更多神秘色彩的项目,比如互联网气球和自动驾驶汽车之类,在重组当中,这些项目都被纳入了其他子公司名下,在财报上以“其他赌注”的统一面目出现。佩奇的身影从财报会议和其他各种公开活动中消失了,他也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
周二,Alphabet重组四年后,皮查伊接过了一份更重的权力。佩奇和另外一位创始人,Alphabet总裁布林(Sergey Brin)宣布了退休计划,皮查伊将成为整家Alphabet的新首席执行官。
皮查伊的政治形象是非常温和的,这位沉着镇静的前工程师不但有强大的技术能力,也有着非凡的魅力,公司里不管是工程师,还是非技术员工都对他颇为心折。皮查伊经常面带着标志性的微笑突然在各个员工团队的活动当中现身,让大家惊喜不迭,许多员工都已经将他视作了自己团队的一份子。
可是现在,谷歌正面临着巨大的,将左右公司整个前进轨迹的挑战,他们最需要的不再是一位亲民的领导者,而是一位智勇兼备的战士。
员工离心于内
皮查伊自己第一次清楚地提到局面的巨大变化,是在10月的一次公司全体会议上。
“我们现在确实遇到了一些真正的麻烦——重大的透明度问题。”在《华盛顿邮报》获得的会议视频记录当中,他直言不讳。本次会议后不久,谷歌就结束了这每周全体大会的惯例,改为每月开会,或许也可以算作变动时代的一个注脚。
这一时刻也标志着公司内部员工一年多以来日益动荡不安的局面达到了顶点。
去年秋季,《纽约时报》爆出猛料,称包括皮查伊在内,公司的高层一致同意给予安卓创始人之一鲁宾(Andy Rubin)高达9000万美元的离职金。在企业高管当中,这种“黄金降落伞”机制原本司空见惯,但是麻烦在于,鲁宾是受到员工性骚扰指控,被公司调查坐实后被迫离职的。
这样的安排引发了全体员工的强烈不满,当时,多达2万谷歌员工走出了他们世界各地的办公室,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谷歌已经进入了劳工活跃主义的新时期,员工针对公司可质疑的政策,与某些政府机构的商业合作,以及雇佣方针的各种抗议活动不时发生。
早些时候的夏季,谷歌不得不放弃了与五角大楼合作的Project Maven项目,因为该项目将使用谷歌无人机进行大量监视和分析工作,遭到了员工们的强烈抗议。10月间,谷歌又退出了另外一份五角大楼云计算合约的竞标,称后者与自己的企业价值观存在冲突。
在所有这些劳工运动的压力之下,公司已经关闭了曾经开诚布公、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比如,他们禁止员工讨论政治话题,还取消了存在多年的每周五TGIF全公司大会,改为每月开会,且分组进行。
局面飞速发展到今天,现在员工对管理层的信任度已经降到冰点。根据彭博的报道,一些谷歌员工自己对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展开了秘密调查,指责公司领导层发明专门工具来监视自己。谷歌员工正在工会化,一些前员工还对公司提起了诉讼——谷歌方面称他们是因为泄漏重要信息而被解雇,他们却说解雇的真实原因是他们试图组织劳工运动。
政府施压于外
在另外一条战线上,皮查伊还必须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审查。在施密特任内,2011年,谷歌曾经成功避开了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调查攻势,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持续性的影响。可是今天,政治气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对硅谷日益不满,磨刀霍霍。
最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和外国的反垄断监管当局都对谷歌和皮查伊本人越来越“关照”。比如,司法部上个季度宣布,他们已经针对包括谷歌在内的几家大科技公司展开了全面的反垄断评估,同时他们还发起了另外一场单独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一旦司法部提起诉讼,很可能得到几乎全美50个州的总检察长支持,意味着谷歌将面对多重挑战。
2020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们也没有放过谷歌,民主党候选人辩论当中,各方直接点名谷歌,就该公司是否拥有过大的影响力展开激烈论争。民主党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明确宣布计划拆分谷歌,如果她真的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谷歌届时面对的局面将有多么险恶不难想见。
下一步如何走?
当然,Alphabet现在的处境还远不及当年苹果几乎破产,乔布斯(Steve Jobs)回归出任战时首席执行官时那么糟糕,但是他们现在的确面临着公司史上最重大的直接业务挑战——公司下一步该怎么走?
Alphabet正在准备应对核心数字广告业务的表现下滑,后者目前依然是公司营收的绝对大头。2019年第一季度当中,公司广告营收增长就变得迟缓,而第三季度当中,广告利润更是发生了同比下滑。
虽然进行了若干次尝试,也做了一些相关并购交易,但是公司硬件业务的营收始终只是聊胜于无而已。YouTube如果单看受众数量,毫无疑问是业界的主宰,但是公司从来没有披露过这个视频平台到底创造了多少营收,而且后者还因为推广误导性内容、盘剥作者收入等问题面对着持续的详细审查。
在云计算市场上,谷歌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市场份额名义上是第三,但是与微软和亚马逊两巨头都差距巨大。最近,他们与连锁医院公司Ascension签署了一份云服务协议,这本是云业务的一大胜利,但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公关灾难——外界群起质疑谷歌会如何使用和保护他们在合作中收集的病人数据。
谷歌不得不做出澄清,称他们不会将任何病人信息用于自己的目标,但是外间的怀疑并没有平息,事情甚至闹到了国会听证会上。
公众对谷歌的这种定见已经让他们的并购交易受到了威胁。一些隐私权维权组织和国会议员都呼吁联邦监管机构详细审查谷歌出资20亿美元收购Fitbit的动议。CNBC发现,交易刚一宣布,就有不少用户摘掉了自己的Fitbit手环。
始终无法建立具有实质性重要意义的新业务的同时,谷歌倒是不断发布着各种奇特的新业务消息,可惜这些都不可能带来什么真实的利润,比如搜索计算法则的更新,以及量子计算机的里程碑式进展等。
登基是真是假?
谷歌面前的困境,皮查伊自己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在员工人心浮动、政府严格审查和业绩增长减速的时候,他已经至少是谷歌核心业务的名义负责人了。
只不过,上面还有佩奇这位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及虽然低调,但地位不下于佩奇的总裁布林,没有人会相信之前皮查伊就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权力,可以在公司从企业文化到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现在,佩奇和布林已经将他们亲手建立的公司全部交给了皮查伊,彻底作壁上观。谷歌在未来的道路上到底该如何前进,不管多艰难的决策也只能靠皮查伊自己了。
至少逻辑上说来,谷歌的未来管理架构已经是如此了,只不过,现实也可能会和逻辑全然不同。比如在微软,2000年代初,盖茨(Bill Gates)就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交给了鲍尔默(Steve Ballmer),只保留了最大股东的身份,然而在之后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在公司的重大问题上,尤其关乎Windows等关键产品的决策当中,盖茨依然保有绝对的影响力。当然,众所周知,最终盖茨还是完全退出了,但是微软从绝对统治力顶峰的下滑也同时开始了。
面对着皮查伊这位创始人亲自选定的接班人,Alphabet的股东们当然希望他不要重蹈鲍尔默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