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10年代,跨国企业在伴随经济环境大幅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事件和企业丑闻,其中一些甚至足以令企业蒙受上百亿美元的损失。
腾讯证券1月16日讯,在过去10年,企业丑闻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主导着新闻圈。在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和“大衰退”(Great Recession)的余波中,过去10年发生的许多重大企业丑闻也暴露出了更深层、更广泛的问题——那就是这10年间的产品召回、企业疏忽和欺诈案件很少是孤立事件。
在21世纪的10年代,技术和数据挖掘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软件可以让汽车在排放测试中作弊、应用程序可以收集数据,构建出准确的公众投票模型,有助于改变选举结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美国人还面临着有关技术使用的新法律和伦理问题。
对此,美国媒体日前就整理了过去十年来的数起最大企业丑闻:
1.强生婴儿爽身粉召回事件
时间:2019年10月
2019年10月18日,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发现强生婴儿爽身粉中含有石棉后,强生宣布在美国召回一个批次共3.3万瓶22盎司装婴儿爽身粉。
事实上,过去数十年来,公众和强生公司内部都担心婴儿爽身粉可能含有致癌矿物质。
在召回事件发生时,强生面临着超过1.5万起来自消费者的诉讼,他们声称婴儿爽身粉导致自己患上了癌症。虽然该公司目前正在处理这些指控,并宣布该产品是完全安全的,但分析人士估计,这些诉讼可能依旧会让该公司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2.WeWork的IPO灾难
时间:2019年8月
共享办公企业WeWork于2019年8月向SEC提交了备受期待的S-1表格,准备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然而,招股文件中却显示出该公司存在一连串危险的信号,包括巨额亏损、昂贵的租赁协议、复杂的公司结构、全男性董事会以及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对公司的过度控制等。所有这些都被潜在投资者视为主要风险,并引发了对公司领导层的进一步审视。
随着WeWork首次公开募股的失败,诺伊曼的个人生活方式和私人癖好也被放在放大镜下,这也让WeWork丑闻进一步加剧。据报道,如今这位名誉扫地的首席执行官曾用私人飞机非法运送大麻跨越国境,并在职业场合提倡过度饮酒。他在公司里禁止吃肉,考虑竞选世界主席,并表示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万亿富翁。
在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中,WeWork的估值一路从470亿美元大幅降至10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被解职,2400名员工被解雇,这几乎是其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此次被无限期推迟的IPO最终给那些挥霍无度、快速增长的初创公司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可能令未来的独角兽IPO市场带来了阴霾。
3.波音737 MAX连续空难
时间: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
2018年10月29日,狮航一架从印尼起飞的航班坠入大海,机上189人全部遇难。几个月后的2019年3月10日,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班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
在第二次坠机后不久,世界各地的航空监管机构纷纷停飞了涉事的波音737 MAX。波音公司停止了该机型的生产,并成为了几起联邦调查和诉讼的对象。诉讼指出,波音预先知道该机型存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调查,并助长了公众的愤怒。截至2019年12月,波音已经支付了与停产、停飞相关的90多亿美元客户补偿费用。
2019年第二季度,波音公布了29亿美元的净亏损,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因为该公司向因禁飞而受损的客户预留了49亿美元相关费用。
4. Facebook剑桥分析数据丑闻
时间:2018年3月
这十年来,Facebook经常成为头条新闻,但大多都不是正面新闻。2018年3月17日,《卫报》和《纽约时报》同时披露,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从Facebook收集的5000多万份资料被用于帮助2016年特朗普竞选总统。该公司使用这些数据确定了美国选民的个性,用于更精准的投放定向数字广告。后续调查显示,剑桥分析的数据收获工作早在2014年6月就开始通过一个性格测试应用程序收集,当时该应用的简介是“心理学家用于做研究的App”。
在这些新闻报道发布后的10天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对Facebook的数据使用展开了调查,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被要求在国会作证,Facebook股价下跌了16%。而且,这还仅是本世纪头十年Facebook遭遇的几起重大丑闻之一,也为该公司在公众心目中播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最近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如今有44%的美国人认为Facebook助长了社会的分裂,推动了有关数据隐私的公开讨论。
5. Equifax数据泄露事件
时间:2017年9月
美国信贷报告机构Equifax于2017年9月宣布,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了多达1.43亿美国人的个人信息,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根据Vice网站发表的一份报告,Equifax可能从安全研究员的警告中得知了这个漏洞,但却没有采取行动。被黑客访问的文件中的信息涵盖了姓名、出生日期、社会安全号码以及家庭住址,其中在大约20.9万个案例中,被泄露的信息还包括了信用卡号码和到期日。
尽管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愤怒,但Equifax对此事的糟糕反应进一步激怒了他们。事件发生后,Equifax没有对此次数据泄露做出详细解释。网络安全专家指出,Equifax指示客户前往一网站了解他们的信息是否被入侵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风险。据一些律师透露,该网站还包含一些使用条款,这些条款可能意味着同意的客户将放弃提起集体诉讼的权利。
最终,Equifax与包括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内的监管机构达成了6.5亿美元的和解协议。另外,Equifax还将为受到伤害的消费者设立3亿美元的赔偿基金。同时,还将向各州支付1.75亿美元罚款,向CFPB支付5000万美元。(德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