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中国前首富:中国保健品第一代教父,年入80亿却被1老汉击垮

消失的中国前首富:中国保健品第一代教父,年入80亿却被1老汉击垮

作为三株的创始人吴炳新却表示,“三株这么多年不得已退出了市场,有人说三株失败了,但我说三株从来没有失败过”。

文 | 华商韬略 慕白

疫情下,有人苦寻良药,有人千方百计暗寻商机。

1月27日,相关部门发布了一则抗疫治疗方案,其中提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病毒感染”。

同时间,李兰娟院士也公开谈及了“微生态制剂”对于防控新冠肺炎的作用。

此言一出,一家在公众眼中消失了很久企业闻风而动。

2月2日,曾经“名震天下”的保健品鼻祖——三株集团通过相关部门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疑似患者及医务人员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五株王”微生态制剂。

消失的中国前首富:中国保健品第一代教父,年入80亿却被1老汉击垮

三株集团表示,其所捐赠的“五株王”微生态制剂产品,便能为使用者快速补充益生菌,使其体内益生菌快速增殖,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很多人知道“三株口服液”曾是90年代保健品中的超级爆款,这个“五株王”又是一件什么样的产品呢?

三株的公开宣传是:“三株此次捐献的五株王口服液,是一款代表目前微生态领域前沿技术的产品,也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威胁,通过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从而提高免疫力的理想微生态制剂。”

然而通过搜索印证后,却发现这个被当做“抗疫物资”捐献的微生态制剂只是个售价不菲的普通食品,根本谈不上所谓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威胁”。

消失的中国前首富:中国保健品第一代教父,年入80亿却被1老汉击垮

三株官网在《三株酵本草核心技术和产品介绍》中形容“五株王-复合益生菌口服液每100毫升含有益生菌200亿,相当于20公斤酸奶的益生菌含量。”

但通过相关机构出具的分析检测报告显示,每毫升三株酵本草五株王中存在的菌落数均小于10。一级公共营养师张琳琳则认为100毫升五株王里的益生菌连1000个都没有,因为活的益生菌是不可能在液体里常温保存的。

比名不副实的技术指标相比,一箱五株王饮品零售价高达1080元,换算下来一瓶100毫升的五株王市场价为45元,但真正的发酵中药最多也就几毛钱一克。

三株集团成立25年,时代已经天翻地覆,但这家企业却依旧固守被批判多年的夸张宣传老套路,却毫无进取之处。

1994年8月,吴炳新和儿子吴思伟成立了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同时宣告研制成功。

彼时的保健品市场已经结束了野蛮生长的第一阶段,人们的科学素养在提高,市场出现滑坡,但吴氏父子的“三株口服液”再次振奋了整个保健品行业。

通过砸广告、刷墙体、树立患者典型、拍摄宣传片、找权威机构背书,三株集团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前无古人的行销模式,为后来的保健品乃至家电等行业的企业模仿,被看做“保健品鼻祖”。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三株集团以30万起家把年销售额做到超过80亿,超过了当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成为了迄今无人超越的保健品王国

三株一度被称为为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黄埔军校”和中国保健品营销的“教父”。1997年,吴炳新被《财富》杂志评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连史玉柱也曾专程到山东济南向他求教营销管理之道。年过六旬的三株总裁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对血气方刚的巨人总裁史玉柱说“不该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

三株的很多营销首创性做法,都被其他企业一再地仿效和光大,但最终也酿成了一场让中国保健品市场轰然崩溃的信誉危机。

1996年,湖南常德一个老农民喝了8瓶三株口服液后病死,家属将三株告上了法院。1998年3月31日,法院宣判三株败诉。

当年4月,三株的销售额便从几亿元暴跌到不足1000万。尽管后来三株最终打赢了官司,但企业却从此一蹶不振。三株的失败也把一度风风火火的保健品行业推入寒冬,吴炳新还被同行公然指责要付主要责任。

消失的中国前首富:中国保健品第一代教父,年入80亿却被1老汉击垮

▲吴炳新

但作为三株的创始人吴炳新却表示,“三株这么多年不得已退出了市场,有人说三株失败了,但我说三株从来没有失败过”。

于是,沉寂多年之后,曾经开创先河的三株集团却走上了如同后辈权健一样的直销模式。

2016年8月,一封《关于山东三株集团涉嫌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犯罪的实名举报信》把三株集团的直销模式推上风口浪尖。

在三株内部宣传资料中,旗下普通食品、保健品、药品都被渲染成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此外,三株的奖金制度也是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并按团队业绩瓜分计酬的,实际直销的产品远远超出商务部所批准的产品范围。

这些行为已经触及了“传销”的禁区。

对于外界的指责,三株集团一位高层则回应称,以上事情都是经销商个人行为,不能全部代表公司。

但为了招揽经销商,三株集团曾夸下回报海口,鼓吹年入百万,甚至许诺分配原始股。可在传统营销手段越来越乏力的今天,只靠夸张的广告,三株完全无力兑现对经销商的承诺。

“除非昧着良心发展下线,否则三株的货根本卖不出去。”当时一位经销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很多经销商为了减少损失,都按两折卖。

由此可见,三株集团的直销模式早已经难以为继,急需市场突破口。

疫情严峻,三株集团的捐赠行为本身值得鼓励,但捐赠产品“五株王”背后趁机营销、打擦边球的意图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