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过后,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大涨?
涨点有这个可能,但大涨是绝无可能的。
首先,楼市调控一线城市是风向标,房价有诸如“大涨”之类的异动,必会导致政策面的收紧。
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除广州之外都是高的惊人,其房价变动都是在重点监控之中。本轮楼市调控自2016年9月30日开始,目前仍在持续之中,即使疫情影响经济,地方想通过放松调控“救市”,也只会适当的放松点,绝不会令房价大涨。
调控政策在一线城市的实施是最为严格。目前上海出台新规,也仅仅是针对土地市场,即房企付土地金时,可以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
其次,房价很高的地方房价大涨,这是需要收入水平来支撑的。
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其收入水平当然高于其他城市。即便如此,收入水平的同比增长,也是逐进不大涨的。
也要注意到,一线城市都在努力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房,以及大力发展租赁房市场,解决居住的来源更多,从土地供应来说,纯住宅用地的比例在缩小。
疫情之下,购房刚需的钱包也在缩水,激发不起购房的热情,大涨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疫情使房地产业受到很大影响,高负债的房企现金流又被收窄,要想自救,降价求量是好方式。
这点在房企目前的线上买房中,已有体现。根据全联房地产协会的倡议,自救方式有二:降低首付,以后降价促销。所以,从大趋势来讲,说疫情后一线城市房价可能大涨,基本是白日有梦。
02
房企自救,降低首付款降价促销管用不?
疫情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当然是巨大的。
目前为止,这个影响首先体现在销售的熄火,进而影响到工地的复工。全联房地产商会近日表示,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房企响应政府号召,暂停项目建设、暂停项目开工、推迟复工、关闭售楼处、暂停客户接待,这一系列举措,给房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房地产协会想破解楼市冻局,提出的降低首付款及降价促销,都是利好购房者的举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点,当然就是好的策略。下面分别聊下这两个措施的个人看法。
其一,降低首付需要地方的支持。
否则的话,房企想降也难。首付比例是限贷政策的关键构成之一,通过对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规定,来调剂市场的“温度”。对首套房与二套房首付比例是不一样的,现在二套房首付比例在五成或以上,首套房一般在三成左右,分别满足了刚需与改善型需求。应当说,首套三成、二套五成已经是相对合理。
首付多少成,除了涉及地方的楼市调控政策设计,还会涉及银行的风险防控,所以,这是房企或房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事情。
其二,降价促销是维系房企的必然之举。
现在售楼部不能开张,客户也不能接待,线上售楼成为房企的突破之举,线上销售促销才是王道,买房是大件,光靠主播有魅力是没用,还得靠真金白银的优惠。市场若能有所打开,房企的现金之困,便有望缓解。不过,据相关报道,大多房企线上售楼不尽理想。
比较共识的是,未来疫情退去,房企也还将促销增销。不促销不行啊,房企受影响,购房者的钱袋子也受影响。在2003年的SARS之后,房企就掀起了一轮降价卖房,市场因此强力反弹。估计,这一回房企也不会免俗,少赚一点,总比没钱赚好。
03
疫情过后,国家会放开楼市限购?
没有这个可能。
首先,如果这样做,显然有悖于官方的楼市定调。
公开的信息显示,2020年官方的楼市基调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而限购作为稳定房价的调控政策,其对打击投机炒作的作用显著,对于这一个挤压房价泡沫的利器,在一些热点城市应会持续运用下去,而不是放弃或放开。
其次,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已与前大不一样。
通过基建与房地产拉动经济,是一种过去拯救经济的方式方法。
从近一两年的经济发展看,比较依赖服务业与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以及刺激内需的增加,成为主要的拉升经济手段。此外,目前各类资金已不被鼓励流向房地产,取而代之的,是鼓励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基于此,通过限购放开,救活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也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三,现在房价波动减少,高房价下投资房产不理智。
本轮楼市调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已呈现了一个房价调控的阶段性好效果:房价波动性减少。房价波动减少,那么对投机投资者来说,高房价水平下接盘,已不可能产生多大的利害。
此外,也要注意到,楼市的调控最终要形成长效机制,这个机制也包括了以后要出台的房地产税。只有房地产稳健了,长效机制方能加速完善。疫情后放开限购,是会打破房地产的平稳健康。
所以,房产限购,绝不会被打破。放开,则意味着对投机主义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