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蔚来汽车后,高瓴资本看中的是这个行业!

2019年二季度,高瓴资本成功抄底了特斯拉,并收益颇丰,但其依然断然斩仓,甚至错过了特斯拉此轮波诡云谲的暴涨,表现出了远离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态度。

投资圈2月16日最大的焦点,莫过于高瓴资本的仓位大调整:大手笔投资了上市公司凯莱英(002821.SZ),同时宣布清仓蔚来汽车所有股份。

一、闪电投资凯莱英

2月16日,凯莱英发布公告称,高瓴资本拟以23.11亿元现金,收购其增发的1870万股股票。增发完成后,高瓴资本将持有凯莱英8.0374%的股份。

凯莱英2月初披露了定增方案,计划募集23亿元,至今不足半个月时间。高瓴资本直接包圆了凯莱英的所有计划融资,这在A股定增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2月14日证监会出台的“再融资新规”,为资本市场再融资全面松绑。高瓴资本正是沾了新规的光。再融资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发行价为基准价的8折、锁定期由36个月缩短至18个月等。高瓴资本按照新规利好,迅速以约75折的价格,即123.56元/股,全额独吞了此次融资额度。

高瓴资本的这次投资堪称闪电出击,时机选择异常精准。

2月17日,凯莱因封板涨停,收报176.77元/股,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409.00亿元。

二、坚决清空蔚来汽车

就在参与凯莱英定增的同一天,高瓴资本向美国SEC递交文件,宣布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就已经抛售了手中全部的蔚来(NIO.NYSE)汽车股份,一股不剩。高瓴资本这一次大手笔的“腾笼换鸟”,令人瞩目。

早在成立初期,高瓴资本就是蔚来汽车的主要投资来源之一,参与了领投、跟投、再跟投等数轮合作支持,2018年9月,蔚来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高瓴资本持股7.5%,成为蔚来第三大股东。

但是,资本总是要逐利的。在逐渐看空新能源汽车后,高瓴资本从2019年三季度起开始大规模减持蔚来汽车。2019年四季度末蔚来汽车大涨股票累计上涨40%,但高瓴资本坚决清空了所持有的蔚来汽车股份。目前,刚刚获得2亿美元融资的蔚来汽车,依然挣扎在最为艰难的状态中。

高瓴资本也抛弃了特斯拉。2019年二季度,高瓴资本成功抄底了特斯拉,并收益颇丰,但其依然断然斩仓,甚至错过了特斯拉此轮波诡云谲的暴涨,表现出了远离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态度。当然,它也从苹果、陌陌等多家热门公司中决然而退。

三,跑步进入医疗健康

这番操作的原因,现在似乎从凯莱英的投资中找到了答案。

公开信息显示,凯莱英是一家全球行业领先的CDMO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致力于全球制药工艺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为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CMC服务,与国内外制药巨头长期保持合作。

制药领域尤其是生物制药,其研发和生产往往依赖外包,因此诞生出大量承接这种外包的企业。CDMO企业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都与生物制药企业密切对接,是药企的推进器。

强大的市场和行业粘性,无疑是高瓴资本看好凯莱英的重要因素,加之随着国内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持续利好,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医药研发和创新势必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实际上,高瓴资本在医疗领域已经强力布局,其不仅参与构建围绕患者的院前、院中、院后健康服务体系,而且还参投药物研发企业、医院、药店、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于CRO/CMO、PD-1抗体市场等领域,高瓴资本尤其看好,像PD-1肿瘤免疫疗法的头部企业,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制药、君实生物等背后都有高瓴资本的身影。

此外,锦欣生殖、海和生物、爱尔眼科、翰森制药、HiberCell等,也有高瓴资本的投资。

有数据显示,中国健康医疗产业2020年预计将会突破10万亿大关,成为与全国网上零售总额相当的巨大产业。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仅为10.6万亿人民币。

目前,包括阿里、万达、京东等等都在布局健康产业。其中,阿里健康已掌握超过500亿医疗机械和保健品的进口,其市值已经突破1600亿港元;京东健康则从京东独立出来的,估值大约在450亿人民币,业务范围跟阿里健康差不多;万达两年前就宣称投入1400多亿元布局万达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0月9日,腾讯向高瓴资本的中国药店业务投资约5亿美元,这是腾讯在医药领域首次与高瓴站在一起。

腾讯是高瓴在电动车领域的好搭档,除了多轮领投、参投蔚来之外,腾讯还在2017年3月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份。如今高瓴在两家公司中全退,腾讯依然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