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你好大家。复工了吗?

以前甭管在哪碰见熟人,都是一句“吃了吗?”,现在“熟人”成了最难碰见的人,“复工”成了一种比“吃”更亲切的问候。

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这光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想了,也是没用。

因为对于公众号来说,我没看见谁家休息了,反而应激速度一家比一家快,那吸引眼球的标题,每天都给我和小伙伴们忙坏了。

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一睁眼,就觉得有一堆文章要点开看看,因为“不看你就亏了”,因为“不看你就要错过钻石坑了”…

说实话,看见这样的加粗放大标红宋体字,我也忍不住。一句来自隔壁财神的老话送给你:点开看看不犯法,点开都信就犯傻。

这段特殊时期,在我看来,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假期,而是一次测试,就像高考的文综、理综一样,是一次人脑综合大测试。

只是在这场测试中,没有一个人能身处局外。

某些公号能不能别再为博眼球,出幺蛾子了?

我承认,最近大盘确实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节后开盘大跌之后,反弹的速度也惊人,画出了一个喜人的“V”。

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当你以为要跌下去的时候,结果它涨上来了。

那当疫情真正过去了,当你以为要涨的时候,兴许它反而跌了呢?

市场没法预测。这时候某些魑魅魍魉,魔鬼蛇神就蹦出来作妖了。

套着“股神”的马甲摇着大旗呐喊。

“疫情期间,现金为王!”

“下调全年经济增长,外资抛离A股。”

“经济波动加大,适合高抛低吸。”

“你恐惧的时候,别人正在赚大钱,大盘3500见。”

恕我直言,这种短期预测的观点,毫无意义。

如果钱是长期不用的,长期投资不需要太在意这么短时间的波动;

如果钱是短期就要用的,那也不适合买股票或者是股票型基金。

既然谈时间,也许应该请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什么叫短期?什么叫长期

你现在心里肯定冒出来一个或者两个答案,没事儿,你先看我猜的对不对。

.....3

.....2

.....1

3个月是短期,1年以上算长期

这样认为的人不在少数,我接触到的新手中也最常见。

然后,他们就亏了,亏的还很不服气。他们内心的声音是.....

我长期持有了啊,怎么还亏了

那是因为1年距离真正的长期还很远。1年只能算短期。更别说3个月了。

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1年就算长期?

有两个原因:

第一,人对农业的理解早于商业,比如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基本认识到了,农作物的成熟是以年为单位的。每年夏天可以吃到西瓜,每年冬天来了,可以吃到草莓。春耕秋实,这是农业活动的长期。

第二,人一开始对理财的接触决定了他对长期的看法。很多人早起接触理财是在银行,是那些统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有很多人买P2P,也是固定收益类的)。这些产品的期限在1-2年都属于“顶天”的,而大家选择的也一般就是3-6个月的。久而久之,1-2年就是长期。

人理解商业是很晚的事,我们投资理财的时候,讲的“长期”是商业周期,而不是农业周期。

那为什么商业活动的长期更长呢?这是因为商业活动的回报周期更长,是商业活动的固有特征。

从开公司到赚钱,平均没个3-5年不可能。并且,一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到资金回笼,这没有个几年也不可能。你可能还听说过,一家新成立的公司,3年后还活着,才基本能算是走上正轨。

然后,你再看。很多基金是投资股票的,而股票本质是公司,公司是什么?是商业活动。

所以,你接收到的信息是:“基金要长期投资。”

可以这说的是商业活动的长期,股市是商业活动的反应,短期投资风险很高,容易亏钱,所以建议你要长期投资。

现在你明白原理了。那以商业活动的视角,短期是多久呢?

——答案是1-2年以内都算短期,这个结论你自己也能得出来了。

然后你再回去看看那些能“预测未来”的文章,是“真香”还是“香精”

你品,你细品。

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最后别忘了,这是一次人脑大综测试,正在考场上的你,无论看见什么言论,都请沉住气,回归投资的本质。做到自己心里不乱,才能在别人乐观时你镇定,别人悲观时你高兴。

这可是能长期赚钱的基本功。

----------

平面创意部/瓶儿老板

视觉传达部/兔大哥

编辑部/精致

主创部/马硕

指摘部/阿莫 哈利菠佳佳

为什么坚持“长期”投资的我,还是亏了!

靠本事,不靠股神的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