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以来日光基频现?投资者为什么会疯狂买入这些基金?他们又有怎么样的共同点?
01
“日光基”勾勒出的“交银系”
今年以来的日光基,出现的频率有点罕见。
最新的例子,2月18日,60亿上限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一天之内超1200亿资金认购……此前一天的2月17日,50亿上限的交银瑞思三年封闭混合基金,仅发行一天就超过50亿元的发行限额,提前结束发行;再往前的2月12日发行的永赢科技,在发行的第一天吸金近百亿,超过了80亿的上限;2月7日,20亿上限的东方红恒阳五年定开当然募集了90多亿资金。
春节之前的1月份,日光基更是一个接一个。
1月15日,10亿上限的交银科锐科技,发行首日便获得了170亿资金的认购;1月8日,80亿上限的交银内核更是在一日之内,引来超过500亿资金的追捧,2019年的股基冠军刘格菘,在1月发行的两只基金同样日光…
当我们把这些基金的掌舵人的背景梳理出来,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脉络——交银系的影子:要么目前是交银的明星基金经理(交银杨浩、交银沈楠),要么曾经在交银任职(兴全任相栋、永赢李永兴、睿远赵枫)…
杨浩、何帅、王崇等被市场称为交银三剑客。然而实际上,老一代的交银系基金经理同样牛人辈出,如管华雨、张科兵、史伟、张迎军等。
有分析认为,交银牛人辈出,和交银投研体系的传承紧密相关。
02
明星基金的交接
投研文化的传承,几乎在每个行业都有发生。
2015年7月,交银施罗德基金出现了数次人员交接。不过,这些交接当时并未吸引足够的注意,而是淹没在股市的动荡行情中。
当年7月9日,何帅第一次出任基金经理,和张迎军一起管理交银优势。一天之后的2015年7月10日,何帅全面接管交银优势行业基金。何帅于2012年加入交银,在投研部门担任行业研究工作。
杨浩则接管了张迎军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
2008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的张迎军,历任公司的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权益部副总经理。2013年9月开始管理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直到2015年7月卸任转战私募。
2010年,杨浩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加入交银,成为研究员。
2015年8月,杨浩接手交银双息平衡,成为交银最受欢迎的基金经理。上述两只分别在一天内获得170亿和500亿认购资金的交银系基金,正是杨浩新发的基金,市场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03
被市场忽视的“老将”
因为交银优势行业混合基金和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基金这两只基金的优秀业绩,何帅和杨浩也被广为人知,和其他几位交银投研体系的基金经理并被称为交银“黄金一代”。
但”新老“基金经理之间,不仅只是工作上的交接,他们一直保持着相当好的私交。事实上,杨浩对外公开称张迎军为“老领导”表达尊敬。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杨浩和何帅接手之前,这两只基金的业绩同样突出。或者说,前任基金经理张迎军的业绩同样排名靠前,正是由前后两任基金经理的优秀表现,才造就了这两只业绩优秀的基金。
2019年7月19日,中国基金报将过去十年业绩前40名的主动偏股基金列出榜单,交银优势行业混合基金位居榜首。其中,这十年区间分别是何帅管理4年,首任基金经理张迎军管理6年。
我们又做了进一步数据分析,将张迎军管理交银优势行业的前六年的各项数据,与“主动偏股基金十年期40强”基金进行比较,发现张迎军管理的交银优势行业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列,这无疑给交银优势行业摘得“十年冠军基金”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张迎军管理交银优势行业期间和“主动偏股基金十年期40强”其他产品的比较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9年7月19日至2019年7月19日的十年)
从上表可知,作为一个“十年收益冠军基金”的养成,下行风险和回撤控制是重要的成功因素,在这些方面张迎军任职期间相关的指标也是名列前茅。正因为前后两任基金经理都是注重风险控制,虽然每年都不是第一,但是基本每年都力争正回报,体现出复利的力量。
同样,我们来看张迎军管理交银双息平衡时的业绩指标。Wind数据显示,张迎军管理交银双息平衡的两年期间(2013/9/4-2015/7/10)累计回报为61.30%,任职年化回报率29.45%。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到,张迎军管理期间,交银双息平衡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各项指标,均位于同类前列。
表:张迎军管理交银双息平衡期间的业绩指标一览
或许是市场永远都在追逐当下红人缘故,张迎军之后极为低调,直到这次重新发新基金。
但查阅资料可知,张迎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老手。作为资本市场中难得的投资老兵,他的从业经验达到20年,同时有着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以及券商研究等多元的投资经历。
具体为:2000年7月份开始出任申万研究员,2003年加入太平洋保险,先后担任投资经理和组合管理部组合经理,2008年加入公募基金交银施罗德,2015年创办了私募基金,2019年5月回到公募出任博道基金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
作为交银优势行业的首任基金金经理,也是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产品,我们再来细化看看不同阶段市场该基金的表现情况:
从年度业绩来看(如上图),张迎军的投资风格明显偏向稳健,在熊市中表现尤为突出。
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交银行业优势在张迎军管理期间的年换手率,大部分时候都在100%以下,也就是说持股时间相对较长,同时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基本在30%到40%之间,比较分散。
一句话概之,张迎军是一位擅长控制回撤、追求长期回报的基金经理。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曾做过统计,截至2017年底,市场上所有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每年都能排在同类前二分之一的基金,只有十九只。而这十九只基金无一例外均位居五年业绩榜前前列。
投资就像是一场马拉松竞赛,一时的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持续均速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