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巨亏43亿、拖欠员工工资,应不应该捐款“抗疫”?

两年巨亏43亿、拖欠员工工资,应不应该捐款“抗疫”?

作者 | 宋冠宇

来源 | 野马财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冠状病毒疫情仍未过去,武汉仍在封城中,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背景下,诸多企业和个人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抗击肺炎疫情。

然而,有这样一家企业,为疫情捐款却遭自家董事质疑,是援助爱心?蹭热点?还是另有隐情?

捐款被质疑,股东内斗停不下来?

近日,聚力文化(002247.SZ)宣布,为抗击肺炎疫情,向杭州市临安区慈善总会及杭州市关爱警察基金会合计捐赠130万元。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有董事对此举表示质疑。

公司董事张楚认为,疫情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多月,但公司在此时才决定捐款,有蹭热度的嫌疑;另外,公司还拖欠着文娱板块部分员工的工资,应该早点解决;并且,张楚指出,公司另一位董事姜飞雄在临安慈善总会任职,此项捐款动机不明。

两年巨亏43亿、拖欠员工工资,应不应该捐款“抗疫”?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对于来自董事的质疑,聚力文化也一一作出了解释。

董事长陈智剑称,本次对外捐赠是公司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符合公司相关程序,且已考虑了经营和资金的实际情况,对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另外,姜飞雄虽担任临安慈善总会常务理事,但慈善总会运作需集体决策,向临安慈善总会捐赠专项用于疫情防控,不存在其他目的。

野马财经则注意到,在此次火药味十足的捐款之前,聚力文化已经内斗多时。

在聚力文化目前的五名董事中,除张楚是由前董事长余海峰提名外,其余4名董事皆由姜飞雄提名。

并且,自2019年7月聚力文化前董事长余海峰被罢免,聚力文化股东内讧就已经摆到了台面上,闹出了不少笑话。

2019年7月25日,公司第二大股东宁波启亚天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姜飞雄各自提名的独董候选人,被公司董事会否决。当时的表决中,第一大股东同时也是公司实控人、董事长余海峰对此均投了弃权票。自此,三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先是2019年8月28日,聚力文化披露2019年中报时,董事姜飞雄,监事徐民、杜雪芳、陈敏,管理管理人员陈智剑同时发表声明,称无法保证半年报的真实性、准确性。

而后12月,“印章失控”事件爆发。

根据聚力文化表述,2019年12月7日,因工作调整,聚力文化通知负责保管公司、北京分公司和文娱板块子公司相关印章、证照资料的员工刘某某、周某移交印章、证照。但二人却拒绝移交,并连续脱岗不到公司上班。经公安备案后,打开保管箱发现印章早已不在。

两年巨亏43亿、拖欠员工工资,应不应该捐款“抗疫”?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耐人寻味的是,公告中还提到多次联系前任董事长,要求其指示相关人员归还印章等资料。

“抢”印章似乎成了内讧后遗症的“必然表现”。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野马财经表示,这类公司根本不把监管放在眼里,可见其气焰已经十分嚣张,这样的上市公司无疑是“害群之马”。

跨界并购求转型,股价下跌近9成

如今股东内讧不断的聚力文化,前身是国内装饰纸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帝龙新材。 而几大股东反目成仇,都是一场并购惹的祸。

帝龙新材2008年6月在深圳A股成功上市时,主营业务为高端装饰贴面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在上市次年净利润增长55%,并且多年保持稳定攀升。直到2015年,帝龙新材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后续增长乏力。

因此,帝龙新材决定乘着中国游戏市场暴涨的劲头转型。

2016年,帝龙新材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34亿元的价格购买余海峰、肇珊等合计持有的苏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生元”)100%股权。

美生元是一家手游研发商,提供互动娱乐业务、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等。尤其是2015年8月,美生元与Y2 Game联合发行了首款移动联网游戏《斗破苍穹》之后,游戏业务更是高速发展。

帝龙新材跨界“玩起了游戏”后,2018年更名为聚力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以2015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美生元当时的评估增值率高达19.24倍。因此,此次收购中加入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俗称“对赌协议”),余海峰等人承诺美生元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3.2亿元、4.68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聚力文化在收购美生元前净利润不到1亿元,但此后连续两年其净利润、营业收入都保持增长态势。

两年巨亏43亿、拖欠员工工资,应不应该捐款“抗疫”?

图片来源:同花顺

可好景不长,收购刚过两年,聚力文化就开始业绩大变脸。2018年,聚力文化净利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而且亏损金额高达28.97亿元,减幅达707.67%。

与此同时,聚力文化单机游戏收入的跌幅也达到了90%以上。这也引来深交所对美生元业绩的质疑。公告显示,美生元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9月的营收分别为3670.78万元、6332.42万元和2.82亿元。明显看到2015年美生元营收增幅相当大。

另一方面,美生元在2013年成立时,其注册资本才仅有200万,但在2015年7月时,公司估值就升到了2亿元,到10月时,美生元的估值已经飞跃到28亿元,公司第二大股东肇珊还在当时一举套现16亿。再到年底帝龙新材要收购美生元时,这家神奇的公司估值又涨到了34亿。

2018年,美生元的财务隐患开始显现。同年聚力文化实现营业收入34.93亿元,净利润亏损28.97亿元,其中聚力文化对美生元计提商誉减值损失高达29.65亿元。

对此,宋清辉向野马财经表示:“标的被收购前的业绩以及估值注水,已经是市场常见现象,里面很可能涉嫌利益输送”。

截至3月2日收盘,聚力文化股价为2.48元/股,较2019年最高点5.77元/股相比,跌幅达到57.02%。与其2015年最高点的20.77元/股相比,四年多的时间,股价更是下跌近9成。

也正是由于这场跨界收购为后来的股东内讧埋下了伏笔。余海峰作为美生元董事长,通过这场收购后慢慢坐上了聚力文化董事长的位置,直到被公司董事罢免……

根据同花顺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美生元原股东余海峰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15.33%;帝龙新材原股东姜飞雄及其一致行动人卜静静、浙江帝龙控股有限公司、姜祖功、姜筱雯、姜丽琴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16.46% 。

内讧不断的2019年,伴随而来的,是业绩的继续亏损。

2020年2月29日聚力文化发布了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归属净利润预计亏损14.47亿元。

进一步分析,由于聚力文化文娱板块所处的移动网络游戏的行业环境仍延续2018年的不利情况,加上行业发展迟缓,公司文娱板块各项业务因资金问题逐渐萎缩直至目前已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2.44亿元,同比减幅35.74%,其中仅文娱板块亏损较上年增加就达14.87亿元。

自帝龙新材“原班人马”再度执掌公司后,伴随着持续的内斗,持续亏损的聚力文化又将如何翻身?本次对外捐赠又是否是在蹭热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