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实际上从估值来看,现在A股的估值处于历史的底部,周日多位金融高层集体发声,对于大家疑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并且明确的讲到,现在判断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为时尚早,A股市场估值较低,从投资机会来看,A股市场未来的投资机会明显好于海外市场。
腾讯证券3月23日讯,沪深两市今日继续下挫,创业板指跳空大跌近5%,再创调整新低,个股一片惨绿,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股大幅回调,板块近40只个股跌停。截至收盘,沪指跌3.11%报2660点,深成指跌4.52%报9691点,创业板指跌4.6%报1827点。
受国际疫情日益严峻、外围市场继续重挫等消息的影响,A股市场再次出现大幅回调。面对目前跌跌不休的市场,投资圈的大V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前海开源杨德龙:外围市场拖累A股大跌,不要急于抄底
周一沪深两市再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外围市场大跌的拖累,由于美国国会对于经济刺激计划的分歧比较大,没有达成一致,美股三大股指期货低开后跌幅扩大,均超5%,触及熔断限制,造成A股市场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树欲静而风不止”,A股现在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本身下跌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外围市场持续下跌,对于A股市场的走势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拖累,特别是近期美股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甚至可以说是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对全球投资者的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A股市场实际上从估值来看,现在A股的估值处于历史的底部,周日多位金融高层集体发声,对于大家疑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并且明确的讲到,现在判断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为时尚早,A股市场估值较低,从投资机会来看,A股市场未来的投资机会明显好于海外市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一方面要保持谨慎,不要急于抄底,可以多看少动,等待外围市场出现企稳信号之后,再果断的加仓,即使现在要抄底,也要采取分批抄底的方式,针对一些比较看好的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通过分批买入或者定期定投的方式来进行抄底,这样可能会避免短期市场的震荡,带来的净值波动。
海通证券荀玉根:科技行情没有结束 背后是中期产业的逻辑
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以创业板代表的科技股涨幅很好,2月份下旬以来,科技股又出现了调整,有人说科技行情就此结束了,我们认为科技行情没有结束,它是一个中期的产业逻辑。
从自身的产业发展来讲,这一次科技行情背后的主逻辑是5G网络不断地应用、渗透带来的技术革命,我们可以借鉴参考2012年底到2015年中,当时是3G、4G网络不断地普及、渗透拉动的移动互联浪潮,这个浪潮的背景下面,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利润数据好转,就是TMT为代表的,从2012年底到2015年中,持续了两年半。
我们这一次5G引领的技术革命才刚刚开始而已,未来随着这个技术越来越成熟,它的应用越来越深入,相关的行业的基本面数据会持续地回升,这是我们说科技行情背后的大背景、大逻辑,就是所谓的巴菲特讲的“滚雪球的长坡”,我们要寻找符合现代背景的这个坡,这个坡就是5G引领的技术的革命,或者说技术的创新。
博时基金魏凤春:结构上或可围绕“流动性冲击”做逆向布局
A 股方面,目前估值水平较低,市场大幅下跌后预计会有反弹。但基本面压制,北上资金波动,预计市场将会在目前的位置震荡,对反弹行情不宜过于乐观。结构上或可围绕“流动性冲击”做逆向布局,相对看好农林牧渔、房地产、建筑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港股方面,政策环境、资金环境维持积极,盈利预期下调空间不大,估值吸引力突出。结构上或可考虑以必需消费和资讯科技为基础配置,提高金融地产、原材料及周期板块的配置。
东方红资管任莉:三因素扰动不改A股长期向好趋势
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莉表示,当日A股回调和此轮全球股市走势吻合,因全球市场联动,A股无法独善其身。受疫情影响,经济基本面承压、投资者避险情绪、对疫情走势不确定性的恐慌是市场主要担心的三大扰动因素,不过中长期看,国内经济基本面向好、A股资金面无忧、恐慌情绪有望拨云见日,不改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
任莉分析,三方面因素导致近期A股回调。首先,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疫情对经济的承压必然会使股市产生反应;其次,疫情不确定性的发酵引发了避险情绪上升,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北上资金的净流出并不意味着“聪明钱”不看好A股,反而因为A股的流动性较好,海外资金为了应对全球流动性危机,海外资金抽回,部分导致了A股市场资金阶段性的减少;再者,疫情影响下,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会降低,市场出现一定程度恐慌情绪。
巨丰投顾郭一鸣:指数整理中有望迎来市场阶段底部
当日指数整理中再次下挫,题材股普跌下,权重股也纷纷走低。而就在大盘上午开盘前,美股指期货开盘便出现熔断,而近期国内市场显然和这个走势更多密切相关。指数下跌的同时,我们还发现,整体比较抗跌的权重股最近也在不断走低,显然已经成为杀跌指数的主要力量,这或许和近期资金出逃白马股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在持续的下行过程中,两市的成交出现了快速的萎缩,特别是从此前最高的1.4万亿快速萎缩至当日的不到7000亿。这或许并不是坏消息。虽然我们经常说,有量才有行情,但是成交的萎缩往往是调整的末端表现之一。而且,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和位置比较合理,连续下跌已经跌出投资价值,预计市场资金会有重新返场的需求。
此外,周末管理层释放积极信号,政策预期空间加大,指数整理中有望迎来市场阶段底部。
容维证券刘思山:大盘将找到市场底,走出一轮估值修复行情
近期大盘连续调整,艰难筑底,2650-2700点成近期反复筑底区间,虽然市场下跌空间有限,但股指整体走势低迷,上涨动力不足,观望气氛浓厚,近期市场或将继续维持底部震荡走势。股指在空间上经过深幅调整后,或为下半年大盘上涨奠定基础,预期大盘将找到市场底,走出一轮估值修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