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分析师遭禁业3年 华创证券合规缺漏领罚

本报记者 王力凝 北京报道

震惊金融圈的华创证券“电话门”终于有了调查结果。

3月27日,贵州证监局发布监管措施决定书,认为华创证券在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中,存在从业人员合规管理不到位、研究所管理流程存漏洞、合规部门未有效履行职责,要求华创证券在30日内提交整改报告。另外,对于涉事的华创证券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潘某,则被禁止在3年内从事与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相关的职务。3月27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称,整个证券行业应当华创证券此次事件为诫,对照自查自省,恪守职业道德,注重合规内控。

2月19日,华创证券在召开的一场电话会议中,自称邀请到星期六旗下的遥望科技的运营总监“陈总”作为专家进行行业分享。在提问环节,遥望科技董秘打进电话直接戳穿了该专家的虚假身份。真正让遥望科技以及马超冒火的是,此类事情在今年1月已经发生过一次。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华创证券的声明和证监会的调查核实结果,也存在一些出处。据证监会查实,潘某作为华创证券研究员,存在未核实外部“专家”身份情况下,擅自向客户发布调研纪要的情况。不仅如此,他在知晓相关“专家”身份不实情况下,仍多次组织客户路演活动并邀请该“专家”在电话会议上发言。证监会称,潘某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人员应以行业公认的谨慎、诚实和勤勉尽责的态度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相关规定。对于华创证券的整改进展和对潘某的处理结果,《中国经营报》记者发函至华创证券未能获得回复,而华创证券办公室负责人在听到记者的相关问题后,即匆匆挂断了电话。

在北京天相投顾公司董事长林义相看来,此事必须关注到的一个问题在于,华创证券的分析师未能遵守投资分析规范,伙同没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非本机构员工,向电话会议中的客户提供了虚假的上市公司信息。而虚假消息,比夸大和误导的问题更为严重。

华创证券暴露出的员工合规管理漏洞并非只此一例。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华创证券和前员工的劳动报酬纠纷判决,亦显示出其员工管理上的问题。

判决显示,华创证券前员工吴某,2016年10月入职华创证券投资银行部,在2017年1月26日任创新金融部负责人,月基本工资为3万元,2017年4月起上调为4.8万元。2018年3月起,吴某因与华创证券高层存在纠纷,持续旷工了108天。随后吴某将华创证券北京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月工资和解决赔偿金合计52.8万元。

在吴某旷工期间,华创证券要求其到岗上班,处理负责的江苏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保千里”)2016年公司债券、深圳市一体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一体投资”)2016年可交换债的风险排查处理工作,吴某予以拒绝。

据了解,证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在证券发行债券之后需要在存续期内进行持续的跟踪排查。那么,为什么吴某能够持续旷工这么久,并且还不按照程序完成其债券发行工作?

巧合的是,这两只债券都出现了暴雷。其中保千里重造假,债券违约;一体投资的可交换债也违约,并且一体投资违规将出质股票解押并转让且未披露,亦未及时披露新增借款超净资产20%的重大事项。

2019年,江苏证监局发布警示函,提到华创证券未能对保千里实际控制人对外投资信息进行核查,亦未对部分大额其他应收款的形成原因、构成内容进行核查,未能勤勉尽责并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

2019年11月,华创证券计划收购太平洋证券股份股权,有望成为太平洋证券第一大股东,此举也被视为中小券商“抱团取暖”的典型。在经历了“电话门”之后,华创证券又将如何解决其合规管理和内控问题?本报记者将继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