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自曝数据造假的公司来了,而你的孩子可能上过它的课!
这次,是我们熟悉的好未来。
4月7日晚间,好未来突然公告称自家旗下学而思轻课业务有员工与供应商合谋造假,伪造销售数据。
公告发布后,好未来盘后股价一度跌超28%,市值蒸发超647亿元。
有意思的是,面对这种造假的行为,业内人士居然淡定的表示:
"刷单、数据虚增这种现象是教育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
01
我们来还原一下事情的经过。
在好未来发布的公告里,有这样两个关键信息:
其一,好未来在例行内部审查中发现学而思轻课业务出了问题。
其二,对于员工与供销商串通,通过伪造合同和其他文件夸大销售额行为,公司已报警。
轻课业务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将课前预习内容与短视频形式结合,专注于6-12岁小学学科素养培养,以同步校内知识为主。
而根据公告,轻课业务的销售总额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4%。
这次的轻课造假涉事人员,则是轻课的核心销售负责人。
02
销售人员为什么要造假?
干过销售的人基本上心里都清楚,销售大多数是没有底薪,或者是底薪极低,完全是靠提成吃饭的行业。
正因如此,当面临高额提成带来的金钱诱惑,总会儿有一小撮人愿意铤而走险。
很多零售公司在搞促销活动时,也会有这样的员工虚报、夸大数字来增加提成的行为,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教育行业同样不能免俗,甚至说是重灾区也不为过,并且他们的"作案手段"五花八门:
有的公司找自家员工或者外包团队为了拉投资而刷单;有的公司是销售人员为了多拿提成而刷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刷单很容易被发现,特别是在教育机构。
由于教育机构采取的是预付款制度,刷单的人可能会采取挪用其他钱款等方式先补上7人的报名费用,然后再虚报退费。
所以,销售数据的造假,一定伴随着频繁的退课退费行为。
03
那么问题来了,在好未来,造假的员工不清楚后果吗?
其实也清楚,但是却还是这么干了。
这也不得不让人开始揣测,这背后是不是因为好未来面临着业绩增长的瓶颈?
资料显示,好未来的核心业务是中小学学科培训,在上市后,好未来的营收、净利一直都处于稳增状态,直到2019年7月25日,好未来发布2020财年一季报,公司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而这亏损也仅仅是开始,二季度,好未来净亏损1440万美元,同比下跌118.7%;尽管三季度扭亏为盈,但净利润仍同比下跌77%。
在中国做教育机构,赚家长们的钱,不是一件很有钱途的行业吗?
好未来咋亏成这样?
根据它的财报显示,除了好未来投资失利,直接拖累其成长的是好未来与日俱增的营销费用。
2020财年前三季度其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1.5亿、2.6亿、1.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4.4%、73.5%、87.9%。
在这里,笔者也不得不提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笔者曾在学而思上注册了一个账号,之后就屡次收到电话邀约和短信轰炸。
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经历吧。
不管怎么说,这次造假事件,肯定会对好未来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好未来能否像它的名字一样,真的有一个"好未来"了呢?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