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训练案例分析:1月5日,98跑俱乐部冬训第一周期(第四周)训练计划:有氧训练:32公里。A队温同学:4分06秒/公里完成,平均心率:161次/分。

第二天,温同学反映:身体疲劳,晨脉高达:50次/分,而平时温同学的晨脉一直稳定在:43-45次/分。

那么,这种大运动量后,“晨脉”突然上升,是身体出问题了?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晨脉(安静心率)是指人体在清晨,清醒状态下每分钟心率或脉搏数。晨脉是专业队教练员监测和判断运动员竞技状态(疲劳程度)好坏的重要依据。

晨脉自测方法:主动测量: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平躺在床上,拿出秒表或手机,掐住动脉血管自测一分钟。被动测量:佩戴支持测晨脉的智能手环或运动手表,但是准确性不如主动测量的准。

通常,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晨脉:60~100次/分。晨脉受诸多因素影响会阶段性地发生变化。比如:儿童的晨脉较快,老人的晨脉较慢。经过系统运动训练的人,晨脉也比正常人慢不少。

当前中国最好的两位男子马拉松运动员董国建的晨脉:43次/分;彭建华的晨脉:39次/分。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晨脉在马拉松训练中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测运动员的耐力水平。比如:对于马拉松运动员而言,如果没有心脏等疾病,晨脉(安静心率)次数由高逐渐降低的过程,意味着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并不代表晨脉“低”的人,就一定比晨脉“高”的人跑得快。毕竟还有少部分的人,先天晨脉就很低。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二是监测运动员身体疲劳情况。比如:类似于温同学这种大运动量后,连续两天以上出现晨脉显著升高(波动幅度大于>5~8次/分)的现象,教练员就应该及时分析和总结该运动员最近的训练数据(包括日常饮食、睡眠、工作压力等情况),分析运动员是否接近或已经出现过度训练现象。

根据温同学的描述(由于年底工作忙,最近睡眠质量不会,又想按照过往的训练强度去完成32公里训练计划时,明显感觉很吃力),温同学身体开始出现疲劳现象。

造成疲劳的主要原因:一是睡眠(恢复的最佳保障)无法保障,导致身体无法第一时间恢复;二是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在训练强度掌控上依然过于追求“以往”的要求,导致身体出现疲劳。

因此,接下来将对温同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整训练(2~3次12公里慢跑或60分钟游泳)。如果温同学身体得以快速恢复,晨脉和身体感受均回归到最初值,将继续完成第一阶段最后三周的训练。

如果温同学身体依然感到很疲劳,将提前结束第一阶段训练,进行系统调整。从而保证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生理状态全力备战下一阶段的训练。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晨脉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与运用

通常,大众跑友的训练心率分为:

极限负荷心率(180次以上/分),可理解为:无氧训练、间歇训练心率区间;

次极限负荷心率(165次以上/分),可理解为:半无氧训练和混氧训练心率区间;

一般负荷心率(150次左右/分),可理解为:日常有氧训练心率区间;

低负荷心率(140次以下/分),可理解为:调整放松跑心率区间。

总之,强化有氧训练是马拉松训练的根本,也是日常重点训练内容(占的比重70%以上)。因此,大众跑友大多时候的训练心率在150次左右/分。

相对而言,系统训练情况下,150次左右/分的心率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度疲劳。即便大运动课后,运动员身体也容易快速恢复。

相反,频繁冲击165次以上/分、180次以上/分混氧训练、无氧训练,更容易给大众跑友带来过度疲劳。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因此,建议大众跑友冬训期间,要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负荷。坚持和坚信有氧训练第一的训练原则。在进行混氧训练、无氧训练后的下一次训练课,尽可能选择低负荷心率(140次/分)训练。

让身体第一时间得到恢复,从而保证冬训周期训练的连贯和系统。在此期间,一旦身体出现过度疲劳,应第一时间进行身体调整训练。

本文为98跑原创

文章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98跑 · 福利

传递奔跑的力量!

文末留言谈一谈:

你认为晨脉与过度训练间的关系!

我们将从所有互动粉丝中选取3位,

每人赠送“跑能大礼包”一份。

-

“晨脉”突然上升,身体出问题了

互动截止日期:2020年1月15日12时

跑的再多,永远不够

想要了解

更多跑步干货文章

一切尽在9 8 跑

/ 更多跑步干货·关注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