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中国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
著名主持人、播音员赵忠祥逝世
1月16日早晨,赵忠祥的儿子赵方通过赵忠祥的社交媒体账号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赵方发文表示,“家父于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父亲于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为了不影响家人的心情,父亲一直乐观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他非常尊敬医护人员,多次向他们表示感谢。”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配音的动物世界不知伴随过多少人的童年,但我们再也听不到本人的声音。
“我十分想见赵忠祥”这句春晚经典的小品语言从此也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忘记。
他的离去带走的是一代人的回忆。
愿天堂不再有癌~
斯人已逝,活着的我们或许更应该珍惜健康。不熬夜、不乱吃、不赌气,熬夜损耗,病从口入,气大伤身。
众所周知,癌症重在预防,还有一种说法是癌从口入,饮食有节且饮食有道非常重要。
第一步是区分好致癌的食物。容易致癌的食物有哪些?知道了就绕道走,再好吃也节制点。
2017年10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进行了初步整理,该清单发布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
其中,1类致癌物需要特别关注,其种类高达120种。
1类致癌物是指对人为确定致癌物,即指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很明确,也就是说这些物质真的会致癌
1类致癌物常见有马兜铃酸、咸鱼、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含马兜铃酸的植物、黄曲霉素等。
食品类
日常接触类
备注:In prep.表示相关研究结果尚未以电子版或印刷版形式公布。
为什么会有咸鱼?
咸鱼作为“重口味”代表食物之一,是广受欢迎的下饭菜。但咸鱼等重口味食物在制作时,一般都需要经过高浓度的盐长时间腌制,而且中式咸鱼有脱水的步骤,这一方式和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吃多了,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道癌变几率升高。
所以,要尽量少吃咸鱼、咸菜等腌制食物。
那么咸鱼难道就不能吃了么?酒也不能喝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致癌物的概念做过这样的解释,致癌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但和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换言之,咸鱼是有确凿证据证明的一类致癌物。但是吃多少?吃什么种类的咸鱼?会使什么样的人得癌症?答案并不确切。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虽然不必因噎废食,但是已经明确含有致癌物的食物,更需懂得节制食用,凡事过犹不及,在吃上面也一样。
我国著名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曾讲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在养生上,听听古人的话吧,首先咱们要吃得健康点。
点击“在看”,为自己和家人收藏这份清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