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要吃鱼,但被这种鱼刺伤后一定要牢记这8点,严重可致休克

鲶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但如果在宰杀或者河边作业时被鲶鱼刺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鲶鱼鳍片上有很多尖锐的毒刺,虽然毒性不强,但被鲶鱼刺伤后人会感到十分疼痛。

宰鱼、钓鱼或游泳时接触鲶鱼或者不小心踩到鲶鱼都有可能出现鲶鱼刺伤。

鲶鱼刺伤会造成疼痛、出血、肿胀等症状。某些情况下,伤口可能会出现感染,引发一些更严重的问题,如休克等。

毒鱼刺伤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青年男性多见,多因赤脚下海及手工操作,故多伤及手足部位。

毒鱼刺伤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赤足下海误触某种毒鱼时,皮肤被刺伤引起出血,有剧烈难忍的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之久,旋即于伤口周围发生广泛的红肿,时间稍久患处明显肿胀,皮肤变为黑紫色,并出现瘀斑,轻者 1 周左右可消退,重者要数周才能恢复。

除有皮肤损伤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由于毒鱼体内毒液是由分子量不同的肽、蛋白质、多种酶和其它物质组成,这种毒素的理化性质不够稳定,加热后易被破坏,若注入的毒素较多,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多汗、虚脱、心悸,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谵语、呼吸及肌肉麻痹而死亡。

过年要吃鱼,但被这种鱼刺伤后一定要牢记这8点,严重可致休克

图片来源:pixabay

若发生鲶鱼刺伤,应该进行以下处理

若患者在游泳或水中作业时发生鲶鱼刺伤,立即把患者带离水面:

水中细菌较多,鲶鱼刺伤后的伤口长期接触污水有可能发生感染,且鲶鱼刺伤有可能导致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了避免感染或溺水等伤害,被刺伤后应立即离开水面。

如患者呼吸困难,请拨打 120:

如果患者被刺伤后发生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发生了休克,应及时拨打 120 寻求帮助。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则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针对成人,进行成人CPR。

针对小孩,进行儿童CPR。

若未发生呼吸困难、休克等并发症,应及时清洁伤口:

使用镊子取出所有鲶鱼刺,避免残留鲶鱼刺继发感染。

用肥皂和水擦洗伤口。

用淡水或盐水大量冲洗。

在热水中浸泡伤口:

在加有泻盐的热水中(不能太烫:不超过 50℃,超过 60 摄氏度即有痛感)至少浸泡 30 分钟。

不要包扎伤口

治疗疼痛:

服用非处方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若喜爱钓鱼、经常食用鱼类,可在家中常备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过年要吃鱼,但被这种鱼刺伤后一定要牢记这8点,严重可致休克

图片来源:pixabay

尽快就医:

自行处理伤口后,若发生伤口感染征象,如伤口红肿、疼痛、流脓,发热等,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进一步措施:

医生会清洁和消毒伤口,如果需要,还可能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医生可能给患者开止痛药和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如果为毒性较强的鱼类,刺伤后医生可首先把刀片烧烫,然后在刺伤部位周围呈放射状切开,局部皮肤烧灼,使中毒的组织变性。

与此同时,对患者大量输液,以利排出毒素,并口服、外敷季德胜蛇药,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第二天,患者肿胀范围扩大至上臂,手背肿胀尤其厉害。

继续治疗并进行监护三天后,肿胀消退,检查并无血液、神经以及心脏异常,患者病情稳定可出院。

过年要吃鱼,但被这种鱼刺伤后一定要牢记这8点,严重可致休克

图片来源:pixabay

预防措施

渔业从业者,在捕捞或宰杀时应做好防护,如裹塑胶长裤、长袖衣服等,在被刺伤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后及时就医。

热爱垂钓者,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鲶鱼,应带手套做好防护,避免穿短裤暴露大面积皮肤;垂钓时应随身携带少量消毒液及抗炎止痛药。

避免在鲶鱼生长区域游泳。

吃海鲜时应以大众化海鲜为主,如确想品尝罕见海鱼,在宰杀时一定要注意。

一旦不小心被毒鱼刺伤,可立即用针烧烫后刺入被刺伤部位,放低患肢,用消毒绷带扎紧手腕部近心端,防止毒液随血液流到别处,同时立即送往正规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其他毒鱼种类:海洋中鱼类品种很多,其中有毒的鱼亦有不少,在大西洋沿岸有棘状狗鱼、黑浅鳕、海鳐鱼、鲇鱼及瞻鱼等,都是毒鱼。

在我国的渤海及黄海常见的毒鱼是鬼蚰、赤虹、确鱼,它们体表都有毒刺,毒刺和体内的毒腺相通,当下海捕鱼或采集海产品时,常被毒鱼刺伤,引起皮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感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刘少儒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