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有很多志愿者参与到社区一线值守。在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汇社区北二条理化所小区,有这么一家子,奶奶、爸爸、儿子,祖孙三代一起参与,在小区出入口当志愿者,这一家子的身影,感动了不少人,也鼓励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奶奶段秀栓今年74岁,是北二条理化所小区的老住户,平常就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她就主动对社区书记说:“我是老住户,比较熟悉咱小区的居民,让我到门口站岗去!”
老人家毕竟70多岁了,社区书记担心她身体受不了,劝她待在家里就很好,但拗不过段奶奶的坚持,只好同意了。
理化所小区和燕归园小区的出入口紧挨着,考虑人手紧张,社区就让一班人马同时值守两个出入口。每天下午3点到傍晚6点之间,上下班人流增多,快递也比较集中,值守的力量就显得薄弱。
每天这个时段,段奶奶都竭尽所能,戴上口罩和红袖标,出现在小区出入口,帮着测体温、登记、疏导人流。
爸爸高军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工作,是一名党员。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吃饭也在岗位上,春节假期,他就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和妈妈并肩值守。开始上班以后,高军就利用傍晚时间,参加服务。
孙子高润枫是海淀区燕园街道的工作人员,刚参加街道工作不久。疫情发生后,也下沉到社区值守,这让他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有了切身体会。下班回到家,看着奶奶和爸爸在小区志愿服务,他也加入其中。“奶奶和爸爸都能参加志愿服务,我这么年轻,更没问题了。在这个特殊时期,特别希望能多为社区工作者分担一点,作为居民,也对咱自己的小区做点儿贡献。”高润枫说。
看到段奶奶一家三代人都在参加志愿服务,邻居们有感动、有敬佩,更有人行动起来,加入到志愿服务中。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于丽爽通讯员 高晨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