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3月3日讯(见习记者 李香君 通讯员 杨烁 吴非)近日,央视新闻联播以《争分夺秒的接诊中心》为主题,报道了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的收治情况。而在2月11日前,这家医院还只是毛坯房。
7天完成几个月的工作量 光谷速度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位于东湖高新区群英路与光谷三路交界处,是一家专科医院,总建筑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原计划2020年5月投入运行。
新冠肺炎爆发后,为增加重症患者床位,省市决定将在建的光谷院区列为新的定点医院。2月11日晚,东湖高新区接到命令——7天内完成改造任务,其中5天时间完成基本改造,2天时间用于各方磨合。
当晚,东湖高新区成立工程改造、医疗设备、生活服务三个保障组,由区防疫指挥部三位副指挥长担任组长,连夜进驻工作。
“从外部看,大楼建得很漂亮,进医院一看,软装尚未实施,水电气未通,现场就是个毛坯房,7天时间完成几个月工程量,绝对是场硬仗。”工程改造组负责人回顾说。
“要在5天内采购5483套医疗设备,大部分是全球紧俏物资,挑战很大。”医疗设备组负责人回顾道。
“前期千余名工人吃住行,后期1200余位医护人员、近800名患者的生活保障,医院临时物业团队的组建等,协调量非常大。”生活服务组负责人说。
此外,春节用工荒、传染病医院比专科医院更高要求的封闭隔离设置、通风系统污水排放等问题,均为横在施工队面前的大山。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只有短短7天,168个小时。
广发英雄帖 千名工人交叉施工
为实现按时交付,建设局、光谷建设广发“英雄帖”——除医院总承包单位民族建设外,紧急组织中建三局、中冶南方、中国十五冶、中铁电气化局、武汉市政集团等10余家施工单位、千余名工人交叉施工。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院区改造工程中,民族建设集团400余人,负责临床病区水电安装以及医院污水处理站施工、焚烧炉安装等;中建三局200余人,设置“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全力改造隔离区;中冶南方百余人,承担医院内道路刷黑、绿化施工等;中国十五冶百余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近百人迅速分布到各个楼层,投入房间电力配线和卫浴安装施工……
“千余名工人分属不同施工单位,互不相识,管理难度很大。我们公司成立突击队,吃住在现场,每天工作近18个小时,饿了简单吃一点,累了就在现场眯一会儿,经常凌晨2点开完会后再去现场落实。”光谷建设公司突击队员介绍。
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大家都很辛苦”。他举了个例子,改造工程集中在9~23层,只有几台处于边检测边运行的电梯,工人上楼都要排队40分钟以上,后来,不带建筑材料的工人都自觉步行上楼,只为节约时间。
“光谷分院是从专科医院改造成传染病医院,对隔离设置的要求更为严格。”民族建设集团项目负责人董俐文说,除设置“三区两通道”改造隔离区,还增加临时新风、视频呼叫系统。考虑到入驻医护人员较多,他们千方百计增加淋浴设施,增加热水供应管道等。
通力采购 6天筹集5483台套医疗设备
省妇幼光谷院区设备采购工作,由光谷生物城在6天内完成。
接到任务后,生物办联合省妇幼保健院、园区企业组建紧急采购工作小组,多方寻找供货渠道:与中国最大的医疗设备供应商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沟通,全球撒网;依托园区企业中科器、国药控股湖北公司、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中旗医疗等企业,按照采购清单提供设备;动用个人资源,寻找消毒机、呼吸机、呼吸湿化治疗仪等紧缺设备货源。
仅用6天时间,基本完成140项、5483台(套)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ECOM、CT、监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紧缺设备均到位。
“采购安装过程中,园区内企业很给力。”生物办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他们在未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完成了设备供应,为保证800张床位、500余台监护仪、600台注射泵等设备按时到位,国药控股、中科器、迈瑞、中旗医疗等企业员工不分昼夜,参与设备搬运、分配、安装。
经过168小时的团队作战,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的改造工作于2月18日顺利完成,可提供249间病房700余个床位;当天,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2月19日,开始收治首批55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月29日,首批16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截至目前,省妇幼光谷院区功能齐全,能够开展新冠肺炎全部检查治疗项目50多个,包括独立进行核酸检测的能力和资质,已累计收治800多名病患,正满负荷、有条不紊运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