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表现出强烈的昼夜节律,以维持正常的功能。在非倒班人群中,睡眠不规律也非常常见,它会破坏昼夜节律,这种影响是轻微、长期的过程。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睡眠不规律的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一倍以上。
1
睡眠不规律,心血管病风险高
为探究睡眠规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者对1992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受试者(45~84岁)进行了随访分析。通过腕部体动记录仪连续7天密切监测睡眠和觉醒时的活动,以此评估睡眠规律和入睡时间,并在试验开始时进行了为期一晚的家庭多导睡眠描计,以及基于问卷形式的睡眠评估。
平均随访4.9年,主要终点是总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冠心病死亡、心梗、需血运重建干预的心绞痛、心脏骤停复苏、卒中、卒中死亡、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动脉粥样硬化死亡。
随访期间,共发生111例心血管疾病事件。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最规律的睡眠方式相比,睡眠最不规律的受试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要高出一倍以上。即使在校正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睡眠变量(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平均睡眠时间)之后,二者之间仍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与睡眠持续时间SD值≤60分钟相比,睡眠持续时间SD值为61~90分钟、91~120分钟、>120分钟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升高9%、59%、114%。与入睡时间SD值≤30分钟相比,入睡时间SD值在31~60分钟、61~90分钟以及>90分钟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升高16%、52%、111%。
图1. 睡眠规律和不规律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2
睡眠不规律可能干扰人体昼夜节律
研究者指出,睡眠不规律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型且独立的危险因素,保持规律睡眠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目前仍不清楚睡眠不规律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确切的生物学机制,但猜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对人体昼夜节律的有害干扰。近期,他们开展了其他几项研究,试图分析睡眠不规律与肥胖、糖尿病、胆固醇升高之间的关系,并猜测这种相关性可能影响受试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结果提示,为更好地帮助人们调节睡眠模式,可使用穿戴设备或调节睡眠模式的专用移动设备,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或许也是可行的。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重视规律睡眠对改善心脏健康的重要意义。
3
与既往研究一致:睡眠不健康,心血管病风险升高
2016年,《循环》(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一篇科学声明,指出劣质睡眠,即睡眠不足或过长、睡眠障碍,可导致心脏代谢风险,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障碍,对心脏代谢风险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日“早睡早起”,周末切换到“晚睡晚起”的生活模式,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增加相关,与血脂状况、较差的血糖控制以及肥胖增加均有相关性。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EHJ)发表了北京大学和美国杜兰大学联合团队开展的一项开创性新研究。他们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超过38.5万名健康受试者的数据,发现与那些睡眠不健康的人相比,拥有良好睡眠习惯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5%,冠心病和卒中风险均降低34%。即使人们有心脏病或卒中的高遗传风险,但健康的睡眠模式也有助于降低或抵消这种风险。
参考文献
1. Tianyi Huang,Sara Mariani and Susan Redline. Sleep Irregularity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JACC. 2020,75(9): 991-999.
2. Olaf Oldenburg,Jens Spiesshoefer. Impact of Life style on Sleep: Can We Alter Cardiovascular Risk? JACC. 2020,75(9): 1000-10002.
3. Marie-Pierre St-Onge,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Impact on Life style Behavior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 A Scientif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6; 1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