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三月,我们还在体验这场独处。

我们经历了焦虑、恐慌、无力,回归孤单、无聊和空虚。潜伏在这些情绪之下的,有我们对自身命运和他人命运未知的恐惧,也有我们远离喧嚣、回归自我时的无措。

我们似乎不再适应阅读和汲取知识这种独处姿态。诚然,阅读与知识无法直接带来智慧,但以之为盾,时代的沙砾扑面而来,也只会磨砺出坚韧的心。

为鼓励阅读,神经现实联合湛庐文化、中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推出“既然独处,何不阅读”3·8赠书活动,在神经现实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B站官方账号三个平台同步进行,微信活动详情请查看文末,欢迎神友们关注。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01

自愈力的真相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英】乔·马钱特

译者:胡大一

出版社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备受赞誉的科学记者乔·马钱特走访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近30所世界名校,采访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20多个领域的世界专家,搜寻了医学领域世界各地的前沿研究,以科学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揭示了人的大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阐述了当下被广泛应用的10大自愈手段的理论依据,以及如何将这些前沿发现融入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在对传统医疗提出了质疑的同时,也给出了新医疗思维的丰富实证。

02

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英】史蒂芬·约瑟夫

译者:青涂

出版社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疾病、离婚、失恋、暴力伤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们总把这类经历看作困扰一生的伤疤,因而成为创伤后压力的俘虏,痛苦不堪。心理学家史蒂芬·约瑟夫基于先贤、神经生物学家和积极心理学家的智慧,结合大量丰富的心理咨询案例,经过数十年研究,对“创伤即诅咒”提出反驳:对于很多人来说,压力或创伤经历也可以成为“积极转变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背负巨大痛苦但仍然坚强的普通人的故事,指出创伤后成长的五个阶段和三大关键。作者采用科学有效的THRIVE心理复原模型,细致讲解人们如何通过六个步骤在创伤后实现自我成长,过上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献给所有不愿被伤痛击垮的人,在创伤到来的时候,做出最漂亮的应对。

03

脆弱的力量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美】布琳·布朗

译者:覃薇薇

出版社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我们常常困扰于那些负面的经历和情绪,如脆弱、羞耻、恐惧和自卑,甚至认为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深陷于疲惫,阻碍了我们的成长。但在布琳·布朗看来,正是我们自身的脆弱赋予我们力量,“在充满危机和不确定的路上,当自我拉扯、纠结、恐惧缠绕你时,人生不完美的‘礼物’不期而至,拥有它们会让你全心投入生活。”请跟随布朗的步伐,俯拾人生旅程中的10个“礼物”,开启全心投入、全力去爱的人生吧!

04

积极情绪的力量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美】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译者:王珺 审校:阳志平

出版社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要想获得完满的人生,你必须借助积极情绪的力量。积极情绪会扩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建构帮助我们成功的各项资源。积极情绪为我们带来健康,让我们更加坚韧,并抑制无端的消极情绪。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自身的积极情绪。

你是欣欣向荣,还是衰败凋零?这完全取决于你内心由衷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不是越多越好,消极情绪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想实现美好的人生,最佳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配比为3:1。芭芭拉通过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7种方法降低消极情绪、10种方法提升积极情绪。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01

另一种选择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美】谢丽尔·桑德伯格

译者:田蓝 、乐怡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你是否有过落寞失意的时刻?你是否有过痛彻心扉的经历?你是否有过肝肠寸断的体验?如何从挫败中振作起来,再度改写你的人生?如何做出另一种选择,让自己更加强大?

2015年5月,商界风云女神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丈夫戴夫猝然离世,她的世界也随之坍塌。之后,沃顿商学院知名心理学家兼谢丽尔的朋友亚当·格兰特来到她的身边,帮助她一步步站起来,重建复原力,直至重新找到快乐与幸福。

今天,他们一起撰写了这本感人至深的《另一种选择》,让我们懂得:面对人生的挫败与不幸时,请记得,你仍有另一种选择。当生活抛弃你、背离你、让你伤心绝望时,你可以主动寻找继续下去的理由,你可以培养内在的复原力,选择另一条积极的人生轨道,再次拥有快乐和幸福。

02

理性动物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美】道格拉斯·T·肯里克

译者:魏群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人类通常都被认为是理性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经常会做出不理性、具有偏见甚至是非常愚蠢的决策。

心理学家道格拉斯·肯里克与维拉达斯·格里斯科维斯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在这些貌似愚蠢的行为背后,其实存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大脑决策系统。根据本书的理论,在我们的大脑中,实际上包含着7个内在的次级自我:自我保护型次级自我、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社交型次级自我、社会地位型次级自我、择偶型次级自我、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育儿型次级自我,正是这7个次级自我掌管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决策,甚至是不理性的、匪夷所思的决策。

03

高效沟通的艺术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瑞典】亨瑞克·费克塞斯

译者:刘颖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你多久没和生活中的朋友聚会了?你还在把社交软件里的好友名单当作现实中的朋友吗?你们还在继续尬聊吗?在网上以文字形式沟通得多了,面对面沟通时,没有表情包做掩护,也不给你假装没看见的思考时间,张嘴便发现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化。

本书作者认为,拥有高超社交技巧的人能拥有亲密的朋友、有价值的关系、美满的婚姻,亦是对生活整体满意度较高的人,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多种方法,声音、音调、话术、共情力,由内而外地打造了不仅能够读心,更能赢得人心的沟通技巧。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本书会为你提供各种社交场合所需的社交技巧,不管是派对上,还是在一场痛苦的争执冲突中,都让你足以应对任何情况。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01

亲密关系(第5版)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美】罗兰·米勒【美】丹尼尔·珀尔曼

译者:王伟平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本两性与婚恋的百科全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教授郑重推荐!

人是社会性动物,“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求。然而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擅长处理两性关系。于是,本应该带来美妙体验、快乐享受以及甜蜜回味的亲密关系,却往往带来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怨恨。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什么灵丹妙药吗?

答案是既有又没有。说有,是因为培养一份亲密关系并不难,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在里面,人人都可以做到,只要用心去经营;说没有,是因为大干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问题,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比如,为什么他结婚前不穿好衣服绝对不上饭桌,婚后却喜欢歪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剔牙,还不时放一个很响的屁?为什么冰雪聪明的她,却总是最后一个才知道另一半在欺骗自己?

爱情和性欲真是由大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的吗?童年期的经历真能决定未来婚姻是否幸福吗?难道真有一种能够决定“出轨”的基因吗?难道异性友谊真的无法避免“性”的尴尬吗?

《亲密关系》可以帮你解决这些疑问,它能使你做得更好!

02

恋爱心理必修课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段鑫星、李文文、司莹雪

出版社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人民邮电出版社

爱情是什么? 为什么童年经历会影响你对恋爱对象的选择? 为什么男女恋爱时的行为差距这么大? 恋人是与自己相似好还是互补好?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如何越争吵感情越好?……

《恋爱心理必修课》回答了人们对世间美好的感情的诸多疑问, 希望阅读后,每一位想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的读者, 尤其是对爱情懵懵懂懂、莽莽撞撞的年轻人, 可以拿到爱情这门课的学分。

点击量超过140万次的“恋爱心理学”慕课主讲人新作,89个心理学技巧教你脱单、避渣、挽回、放手,让你拥有优质的亲密关系。

03

幸福的科学

既然独处,何不阅读?

作者:曾光、赵昱鲲

出版社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这是一本帮助老师和家长培养积极乐观的孩子并助力其有成就感、有幸福感的一本积极心理学实践用书。全国近百所中小学超15000课时验证的积极教育方案。

积极教育所提倡的“非认知教育”与当代只关注“智力、知识、技能”的认知教育相结合,旨在将当代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有序结合,帮助莘莘学子认识自我,丰富内心世界,感悟生命的美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拥有蓬勃发展的人生,同时帮助每位老师都体验到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事业成就感,从而使他们致力于积极创建积极和谐的校园,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神经现实第16期赠书来啦!

本期赠书活动中,神经现实微信公众号将产生5个福袋,每个福袋中随机放入一本文中推荐过的书,请想要参加的神友们在本条推文下留言,我们将为留言点赞前五名的神友,各送上一个福袋,福袋内容可许愿哦!活动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13日(周五)20:00。

PS:为了把机会留给更多的神友,已经获得过神经现实赠书的神友此次活动将不再被统计。请已经获得赠书的神友通过微博私信或微信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参与活动的神友也请密切关注抽奖情况,受奖品寄送安排限制,获奖后两周内不联系我们,只能视为自动放弃奖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