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华夏大地,我们众志成城,共抗时疫。
这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让高中学生过了一个最长的寒假;这一场抗疫保学的战斗,让一个90后女教师,成为线上最受学生欢迎的“主播”。
她就是阳新高中的历史老师李鲁平,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通过阳新县人才引进,新入职的女教师,一位有党性有觉悟的优秀共产党员。
身在家乡,心系学校。
学校一放寒假,她就回到了远在山东菏泽的老家。
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挺身而出,“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主动去自己所住的社区支部报到值班,参加了疫情防控的战斗,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始终冲锋在前,她每天早早来到执勤点,做好交接班工作,打扫好执勤点的卫生,检查执勤点的消毒液、体温计、出入登记表等是否齐全,在社区和路口,服务过往的群众,给他们量体温,发放一次性手套,做好登记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没有一句怨言,每天值班到很晚才回家。
除了参加执勤,她还积极做好疫情宣传工作,在她看来虽然疫情猛如虎,只要宣传到位,让人们都懂得自我防护,没事少出门,勤消毒,勤洗手,多通风,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就是安全的。所以她主动跟随其他执勤人员穿梭在巷口、街道口,遇到出门的群众就主动向前讲明疫情形势和国家政策,劝阻在家少出门,还主动张贴防疫标语,用手机、微信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
虽身在家乡,但她还是不能忘记学生。晚上回到家里,她开始关心班上学生的健康打卡。她把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抗在肩上放在心里,在群里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打卡上报情况,不时在群里转发一些正能量文章,一些防疫视频和防疫小知识。她的这些小推文很受学生的欢迎。
守在线上,爱在心上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学校不得不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为了解决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问题,学校通知要求,开展网上授课。
在山东老家,疫情发生以后,便由于交通隔离,不能按时返校了,但她积极响应学校的相关部署,按时参加线上教学。她的笔记本电脑留在学校没有带回家,只好用手机上课。她第一时间在微信上组建了高一年级历史答疑群,积极为同学们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为学生批改作业,确保教学质量。线上教学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疫情形势的严重起来,学校短时间肯定无法开学,李老师心急如焚,“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习,”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网络直播,让学生在家有课听,有作业写,李老师又在网上买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当快递把电脑送到她家的时候,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并立刻安装了钉钉电脑版,成为了线上教学的守护者。
李鲁平虽然刚刚入职,但她担起了高一历史备课组组长的重担,为抓好全组的线上教学,她主动和小组里的老师们联系,及时沟通协调,促进教学的有序推进。她要求全组成员,做到“两落实三统一”,即落实以复习课为主,落实以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思维。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答疑。她常常提前一个晚上就把第二天的课件准备好,发给本组成员参考。有些老教师,回到乡下的,家里没有电脑,她就把线上教学的任务揽过来,让几个班级联播,由于她善于沟通,在学生中很有亲和力,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不少同学开心地称她是“主播姐姐”。
“家”“教”合作,共同成长
线上教学,家长和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共同陪护孩子的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疫情期间的教学更需要得到家长支持。她经常会在线上开展“云考试”,而监考官就是家长。这些家长也尽职尽责,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诚信应考。晚自习结束后,她还不忘在线上一句语音温馨提示,提醒他们督促孩子及时睡觉,不要熬夜,增强免疫力,打好抗疫突击战。
网络直播课虽然很便捷,但不能当面督促学生,为了提高网课的教学质量,避免有学生在网课期间懈怠,她积极在班级QQ群里、钉钉群里和学生进行交流。在钉钉群里她写道:“同学们,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个长久艰苦的攻坚战,不要应付自己和老师,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父母,为了老师吗?不是的,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我们的同学们都会越来越好,越努力越幸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一段段用心用情的留言,打动和激励着学生,学生们也纷纷留言:好好学习,一起加油!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网上有一句流行语,2003年,世界守护九零后;2020年,九零后守护世界。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九零后的李鲁平老师在平凡岗位中,默默奉献,努力工作,成为 “线上”教学的守护者,成为学生心灵的陪伴人,践行着一个师者的大爱情怀。
疫情不能阻挡春天的脚步,乌云之后必见暖阳,万紫千红的春天,李鲁平老师期待着,与学生在校园有一场最美的遇见。
(图文:李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