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慢、词汇少,为什么需要先做听力检查?

孩子说话慢、词汇少,为什么需要先做听力检查?

我在门诊曾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他在新生儿期曾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当时入住了重症监护室,胆红素高达25mg/dL,但是出生时听力筛查是通过的;到了2岁时,家长开始感觉孩子词汇量很少,于是求助于儿保医生。

医生首先建议孩子进行听力检查,家长很不解,认为孩子能够听得到也能够交流,怎么可能是听力有问题呢?但听力检查的结果却让家长大吃一惊,孩子真的是听力下降了。

通过这个真实的案例,今天我们来谈谈家长对于听力检查感到困惑的几个常见问题。

Q1:孩子出生听力筛查通过了,不就代表孩子耳朵就没问题了吗?

A: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新生儿筛查仅可检出大部分出生时即出现的先天性听力障碍,也有少数听力障碍的孩子会被漏掉;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听力障碍是出生时不明显,出生后逐渐加重的;除此之外,后天的因素也会引起听力下降,例如感染(如中耳炎,细菌性脑炎、腮腺炎等),或者是耳毒性药物、创伤、噪音等都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

Q2:听力下降有哪些常见的原因呢?

A: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孩子说话慢、词汇少,为什么需要先做听力检查?

当声音传入到外耳道内,通过振动鼓膜以及中耳内的听小骨,声波将传入内耳我们专门处理声音的器官,称之耳蜗。在耳蜗内会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收集起来通过听神经传入到大脑。

所以,这条通路上任意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听力下降。

我们又可以根据听力下降的原因分为传导性的、感音神经性的和中枢性的。传导性的听力障碍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声波无法传入到耳蜗内。比如常见的耵聍栓塞(耳屎堵塞了外耳道)、鼓膜穿孔、中耳炎、先天性的外耳、中耳畸形(包括耳廓缺失、听小骨的缺失、固定等)。

而感音神经性的听力障碍指的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耳蜗功能异常或者听神经异常,大多数遗传性的听力障碍多数属于这种情况,还有药物、创伤、感染、噪声等也会引起感音神经的听力下降。

中枢性的听力障碍指的是高级中枢病变,较为少见。

Q3:孩子可以听到声音,就是说话慢一点,口齿不太清,听力真的有问题吗,还会影响说话吗?

A:会的。语言的发展是伴随听觉共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语言发育初期,孩子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复和模仿。

所以,听到词的声音会决定了孩子采取何种发声的方式,所以良好的听力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我们听不清楚,就会学习错误的发音方式,如果没有及时纠正,日后去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良好的听力也保证了孩子可以顺畅的交流,而不会因为听不清,或者说话不清而失去了沟通的能力。

因此,听力下降一定会影响语言的发育;而哪怕是轻度的听力下降对孩子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

Q4:可以自己在家观察听力有没有下降吗?

A:有困难,尤其轻中度的听力障碍不易察觉,很难通过自己去判断;而等到孩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语言发育障碍才去关注听力则往往延误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