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卞英豪
智利,这个全球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今日(4月16日)因为一则新闻登上了国内的热搜。起因是有报道称,智利将新冠肺炎死者统计入“治愈人数”,原因是“其不再具有传染性”。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雷人”还是“埋雷”?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智利卫生部长马纳利奇在官方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我们有898名不再具有传染性的患者,他们不再是其他人的传染源。我们将他们计入‘治愈人数’中。他们中有的是结束了14天隔离期的,也有不幸去世的患者。”
马纳利奇还在记者会上解释称,这样的统计方式“听取了国际专家的意见”。
“智利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治愈率100%的国家。”网友纷纷留言吐槽这一“脑回路清奇”的统计方式。这则新闻同样引发了全球舆论热议,该举措被广泛解读为,“智利将死者统计入治愈人数,因为死者不具有传染性。”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这确实是一则真实发生的新闻。不过,就在马纳利奇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后不久。智利媒体第一时间做出了澄清——卫生部长可能是“口误”了。
智利媒体“Biobiochile”指出,马纳利奇所提到这898人,最终被计入的并非是他口中所说的“治愈人数”,而应该是“不具传染力的病例数”。
事实上,马纳利奇所说的“听取了国际专家的意见”的统计方法,确实与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方式并不相同。目前,智利在统计新冠肺炎病例时,不仅计算确诊病例和治愈病例,同时也增加了一项“不具传染力的病例”。
根据智利设定的标准,“不具传染力的病例”包括,符合相应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患者和居家轻症患者等四类患者。而大多数国家所统计的死亡病例,目前已被智利纳入“不具传染力的病例”中。而这正是“口误”的马纳利奇本来想要向公众传递的信息。
简言之,智利将新冠肺炎死者统计入“治愈人数”是一场误会。事实上,智利是将“不具传染力的”死亡病例列入了“不具传染力的病例”。
不过,智利专家似乎对这样的统计方式颇有微词。有媒体指出,新冠肺炎症状消失或者无症状,都不代表病毒消失了。如果简单断定这些病例“不具传染力”将会给社区传播“埋雷”。而这或许才是这项统计真正的隐患所在。
发布会当天,智利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2例,累计确诊7917例。在南美地区仅次于巴西和秘鲁,是南美确诊人数第三多的国家。此外,智利累计治愈2646人,根据马纳利奇的通报,智利共有“不具有传染性患者”898例,这其中或许就包括了此前92例累计死亡病例。
“重金属”抗疫?智利开发“铜口罩”
虽然智利的统计方式有些“特立独行”,不过作为南美地区最早开始严格落实抗疫措施的国家,智利有不少别具一格的抗疫方式。
当地时间4月8日,智利政府已推出“强制口罩令”,要求民众在乘坐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出行时,必须佩戴口罩。由于口罩资源短缺,当地卫生部还在官网提供制作指南,希望市民用围巾或旗子在家中自制口罩。
在这样的背景下,据新华社报道,智利研发人员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铜口罩”。
据悉,铜离子可渗入微生物外膜,中断细胞的代谢,最终可致使一些病原微生物死亡。铜离子这一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消毒杀菌过程。这也给了有着“铜矿王国”美誉的智利以灵感。
据智利“铜3D”公司丹尼尔·马丁内斯介绍,这款铜口罩由聚合物和1%的纳米铜制成,纳米铜是极细小的铜粉,这种材料大幅增强了铜抗菌性能。在设计上,该口罩无缝且防水的,同时还有三个铜边的过滤器。
值得一提的是,该口罩的棉制过滤层可重复使用的,可清洗,而另外两片过滤层是一次性的,其标准相当于一个N95口罩,且比N95口罩增加了有抗菌功能的铜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口罩是用3D打印机技术制作的。该公司已经将口罩的设计图纸公开,任何拥有3D打印机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种口罩的设计方案。
智利车厘子,还好吗?
当地时间4月14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宣布,将计划于昨日解除的关闭边境措施再延长一周,此外,智利卫生部还延长了另外7个城市的“封城”措施,并开始对首都圣地亚哥的两个城镇和海滨城市阿里卡实施全面隔离。
事实上,早在3月18日,为遏制疫情蔓延,智利已暂时关闭海陆空所有边境,只允许智利本国公民和拥有长期居留权者入境。当天,智利还宣布,进入为期90天的国家灾难状态,随后实施了全国宵禁。目前,这些防控措施仍在继续。
面对“封国”的智利,广大国内的吃货或许同样关注的是智利当地著名的车厘子。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智利车厘子最大的海外消费市场。2018年时,我国进口的车厘子中有近90%都来自智利。
另一方面,智利也十分重视中国这一市场。智利对华车厘子出口额从2006年的100万美元大涨至10亿美元。据统计,智利方面预测,受疫情影响,对华出口的车厘子等水果的销售额,损失或将超过1亿美元。由于目前并非进口车厘子旺季,加之疫情原因,不少地区的进口智利车厘子,仍然处于缺货状态。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我国疫情期间的进口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1-2月,我国水果坚果类进口量同比减少了12%。不过值得一提的是,3月以来,上海口岸进口的水果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加之水果的检疫检验流程并不复杂,或许在未来,全球疫情若能如愿趋缓,市民吃到进口水果的愿望,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