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只会挪,不会用手脚爬行,是不是有问题,会不会影响智力?

宝宝只会挪,不会用手脚爬行,是不是有问题,会不会影响智力?

爬行不像坐、站、走,不是婴儿发展中的必经之路,只是一种可选的技能,不作为总体发展中的评估标准 。

“爬行训练”最初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一种方法,不知不觉在全世界掀起了“让宝宝爬行”的热潮,有无数育儿专家和妈妈对此情有独钟。虽然,大脑皮层运动区严重受损的宝宝、大脑发育不全的宝宝,确实很难完成爬行动作,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不会爬行影响今后的智力发育。

就健康宝宝来说,运动发展和智力发展之间不存在绝对关系,即使运动发育迟缓一些,也不影响语言、认知发育。有些宝宝运动发展略微逊色,但是智力发展挺好,相反,有些宝宝智力发展一般,但是运动发展非常出色。

一些宝宝6月龄就会爬行(经过大量爬行练习的孩子), 也有宝宝9月龄才会爬行,甚至有些宝宝根本不会爬行(直接跳过爬行阶段)。

那些不会爬行的宝宝通常是因为没有机会练习,趴着玩的时间太少,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躺在小床上、 婴儿车上、 游戏围栏里,没有机会尝试用四肢撑起身体......但是最后也并不影响他们学会走路。很多从没怎么爬行的宝宝反而比那些爬得很好的宝宝学会走路还要早,或许是因为爬得很好的宝宝太满足于自己的灵活四肢和完美技巧了。

对于小宝宝来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用什么形式,无论是滚过去、扑过去、还是爬过去......

宝宝在学会爬行之前(初学爬行),可能先会有一些自己独创的移动方式,有的宝宝先会倒着爬、侧着挪、屁股挪......匍匐爬行通常是用手膝爬行或手足爬行的前兆(也有些宝宝一直坚持匍匐爬行),而手足爬行通常又是学会走路的前兆。无论采取哪种姿势爬行都是正常的,除非你发现明显两侧肢体运动不协调,需要就医明确情况。

爬行姿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宝宝努力实现独立运动。家长应该鼓励他的这些尝试,这有助于发展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且能满足他探索的好奇心。宝宝克服距离障碍,接近感兴趣的人和物,随着他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了认识新事物的机会,发展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社交能力。

宝宝只会挪,不会用手脚爬行,是不是有问题,会不会影响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