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尽管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现代化不断被重新定义,但是究其实质,仍然是一个社会形态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整个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人的存在状态的总体性转变和跃迁过程。实现现代化,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近二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夙愿,尤其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算起四分之三个世纪的切实可行的共同理想。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四个现代化”,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道路独立而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体现了现代化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历史起点。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新时代的中国及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形势特征,那就是“两个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而且“两个大局”呈现出同步交织的复杂态势。正是在这种复杂态势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理论的顺利进展及所取得的足以重构世界历史的伟大成就,特别有必要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何为世界历史及其意义?

在大航海时代即世界各地区相互发现对方之前,各国家各民族均已存在,但是由于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和不存在彼此间相互交往,因此世界历史仅仅是一种自在存在。随着大航海的开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世界历史才正式开启,即进入自为存在。但是,资本主义所构建的世界历史,其实是一种异化了的世界历史,因为这种世界历史构建了一种西方主导的“欧洲中心主义”,“中心-边缘”和“支配-从属”是它的典型特征。在这种世界历史框架下,非西方国家逐步沦为西方的边缘和附庸,即西方的殖民地。回顾1840年直到20世纪末的中国,我们便可以对这种异化了的世界历史具有痛苦而深刻的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起始于异化了的世界历史,同时又是对异化了的世界历史的重构和扬弃。中国式现代化越是发展和成功,对异化了的世界历史的重构和扬弃就越是彻底和深刻,世界历史也就越能够取得自在而自为的存在,即成为真正的世界历史。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之澄明

首先,应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自身的世界历史意义。无论是从国土还是人口,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从文化还是历史,中国永远都是世界历史之重要的、关键的组成部分。撇开中国便无法谈论世界历史发展,这就是世界历史的“重点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国自身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就带有了世界历史意义的色彩。中国现代化对于中国自身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界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换言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也是其对全世界的重大历史贡献。

其次,应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发达国家的世界历史意义。发达国家曾经率先实现现代化,但是那种现代化短期看虽然成就了本国,长期看却反噬到自身及全世界。当代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文明危机等就是确证。它们所遭受的系统性困境,是其现代化范式所无法自我克服的。恰恰相反,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和扬弃,反而探索出了有助于西方式现代化摆脱自身困境的新范式、新思维、新方法。比如说,中国高度发展的绿色产业、新能源产业就有助于西方发达国家度过生态危机。

再次,应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世界历史意义。追求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正当权利,但是这种正当权利却在西方式现代化的支配下被剥夺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除了像英国、美国等较早完成现代化的少数发达国家之外,其他国家很难顺利进入现代化,或者只有以极大的代价才能进入畸形的现代化。比如日本、韩国就是以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才进入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辟出一条独立自主前提下的现代化道路、范式,而且以自身的巨大成功鼓舞、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比如,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吉乌铁路、中亚天然气管道等重点工程,把众多发展中国家链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道上,共同实现现代化。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之展望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辟、顺利开展,它必将具有越来越重大、全面、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成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五千年文明国度的再次新生、永葆青春。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所带来的不只是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而是整个社会形态的现代转型,因此,它必将不断生成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智慧构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新的存在境况。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构成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开创世界历史的同时,造成对整个其余世界的支配和殖民,人为地制造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债务危机、颜色革命,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世界历史中获益少而遭罪多。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更高级的现代化模式,它坚定不移反对殖民主义、强权政治、文化霸权,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走向和谐共存、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

其三,中国式现代化以新的历史逻辑“改变世界”,促使人类走向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洞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源动力,这一矛盾的历史展开必定导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它的实现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数百年实践证明,它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制造出巨大的世界动荡和两极分化,生产力的发展成果最终只是被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这样的生产力发展模式,恐怕无论生产力水平再高,也无法导向共产主义。与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世界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并且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成果被世界各国所共享。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生产力,共同享有生产力发展成果,共产主义才具备实现的现实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越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就越大,对未来世界历史的走势的影响就越大,就越能从“中国式”普遍化为“世界式”。

(王广杰,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苏正道,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