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三轮锐减四成,蔚来汽车削减人工成本坚定自救

12月11日,据外媒报道,加利福尼亚州就业发展部的一项最新文件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NIO.US)在其位于圣何塞的北美总部又进行了一轮141人的裁员。这是蔚来在美国进行的第三轮裁员,本次裁员主要针对的是研发和工程团队。今年5月,蔚来裁员70人,并且关闭了位于旧金山的办公室;9月,公司再一次裁员62人。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今年初蔚来在美国的员工数量为640人。此次141人的离开已经使蔚来北美员工总数锐减四成。同时,国内的裁员工作也已进行多轮融资。

截至目前,蔚来在北美总部的总裁员人数达到273名。今年初,蔚来北美总部的员工总数为640名,裁员比例达到42.6%。对于此次裁员,蔚来北美公关总监JoAnn Yamini表示,公司已经关闭了圣何塞办公室的车辆工程和电动动力总成部门,但是本次裁员绝大部分是其自动驾驶团队。Yamani表示,这轮裁员与公司最近与英特尔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所达成的合作有关,这次合作“导致了我们的L4级自动驾驶开发工作出现了人员冗余和重复性工作”。11月,蔚来与Mobileye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蔚来第二代整车平台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而本轮被解雇的员工正是与Mobileye重合的部分。在与Mobileye达成协议之前,蔚来正在自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JoAnn Yamini表示,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但现在,由于能够更多地依靠Mobileye的技术,JoAnn Yamini说,蔚来看到了通过削减美国工作岗位来降低成本的机会。蔚来的“人员冗余”问题早就出现。据了解,蔚来人数最多的时候是2018年12月,系统显示全球人数大概在10700人左右。人员的大规模扩张源于蔚来的上市计划。2018年5月开始,蔚来的步伐开始冲刺,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在企业微信里发公开信的次数更为频繁,内容常是公司新加入的员工人数。有报道称,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发一次,最少二十多人,最多几十人或上百人。2017年冬天的员工总数大约4000多人,到了2018年年底,人数已经过万。有员工回忆,因为盲目扩招人员,蔚来员工“质量”参差不齐,拿着高薪工资却无事可做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公司员工工资普遍高于行业水平。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自信表示公司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发愁,他笃定地认为至少拿出200亿才能为新能源造车烧出一个未来。然而,随着上市成功,人员短时间迅速扩张的隐患逐渐出现。根据蔚来披露的财报显示,蔚来人均人工成本超过50万元,其中研发人员人均人工成本超过80万元。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蔚来即使有200亿也捉襟见肘。正式公开裁员是今年的8月,李斌发内部信承认了以往裁员的发生并表示将继续缩减2500人。

 蔚来能否创造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蔚来开始削减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首款电动SUV ES8的销量在2019年迅速下滑。ES8去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去年11月,ES8的交付量达3089台。而今年11月ES8仅交付461台,同比下滑了18.16%。2019年上半年,蔚来亏损将近9亿美元。日前,李斌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评价大会上发言称:“目前看到的销量数字不够多,不是因为销售不好,是因为没产那么多。我们是按需生产,现在定车起码要等1个月,展车都卖空了。”而网友也有质疑,李斌的逻辑明显错乱,如果按需生产,才会有当前的销量数字,那么还是说明需求少,人们不愿意买啊。这难道不是销售不好?自6月26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降,降幅也逐渐扩大。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1%和15.8%。蔚来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中,蔚来汽车的总资产为182亿元,总负债为177亿元,第二季度亏损32.858亿元,上半年净亏损59.66亿元,四年来累计亏损大约为232亿元。蔚来一度被自媒体曝出其资金链断裂,正在咨询有关破产清算的相关事宜。虽然很快被蔚来声明是造谣。但在12月9日,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有记者采访李斌关于蔚来汽车目前现金流的问题,李斌表示这一问题近期并不方便透露。李斌的回答给蔚来的资金现状再次蒙上一层“迷雾”。蔚来曾是十分“阔气”的企业,如今为何要裁减员工来控制支出?这要回溯到蔚来建设换电站的宏大目标。如何更方便快捷地充电一直是电动汽车的痛点。特斯拉曾在2013年发布换电技术,即在90秒内完成电池更换,以解决充电问题,但目前,这一方案已经被特斯拉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充电桩。但蔚来采用的是建换电站的方法,蔚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超过1100座换电站,投放超过1200辆移动充电车,这将是一笔巨额投资。今年8月25日,蔚来推出不限次数终身免费换电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免费换电无疑又增加了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就像李斌自己预言的一样:没有200亿,新能源造车无法烧出一个未来。虽然李斌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巨额投资有清醒的认知,但似乎对蔚来的现有资金实力做出了错误判断。原本自信地“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发愁”到如今为了“裁员缩减成本”。蔚来能否翻过眼前的这座“资金压力”的大山,为新能源汽车创造出新的未来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