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业的口碑翻身仗该怎么打

12月21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鸿茅药业、鸿茅药业副总裁分别荣获“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和“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荣誉称号。(12月24日新华网(603888,股吧))假如仅看部分指标,鸿茅药业当然存在值得肯定的地方。从鸿茅药业副总裁鲍东奇当天的获奖发言来看,2018年该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质量与创新、精准扶贫、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确有所建树,履行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然而,衡量一家企业不能仅看好的一面,无视不好的另一面,否则就会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结论。假如用这种方式衡量企业,即使声誉再差的企业,也可能因为存在一些长处而得到相应奖项;假如评奖可以偏听一面之词,不加全面衡量,任何奖项都会成为能够随意操控的橡皮图章。

此外,这个奖项为“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奖”,这就意味着,获此殊荣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可以堪称楷模。既然属于社会责任方面的奖项,那么,社会反应理应成为重要衡量指标,否则就会名不符实。假如一家企业的社会反应很差,评委仍然向这家企业颁发该奖项,则说明评选方式要么行事过于武断,要么太不接地气,没有征求社会意见。

不管针对鸿茅药业的综合评价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前鸿茅药业所获得的负面评价要远大于正面评价。受“跨省追捕”、多次违法和涉嫌夸大宣传等事件影响,2018年鸿茅药业的社会评价可谓跌入了谷底,但恰恰是这一年,鸿茅药业却荣获“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奖”。名与实之间反差如此之大,让人怀疑评委是否用故意说反话的方式,展现其黑色幽默。

其实,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鸿茅药业已荣获了两项大奖,除了这个奖外,上个月鸿茅药业还荣获了“金驼峰奖”当中的“丝路先锋奖”,而设置“金驼峰奖”目的,是为了发掘富有创造精神,兼具行业示范性、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商协会、优秀企业及典型人物。这两个奖项的共同点是“社会责任”,不难看出,鸿茅药业很在意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赢得社会肯定,这恰恰也是近年来鸿茅药业失分最多的方面,缺什么补什么的意味浓厚。

鸿茅药业想尽快扭转社会声誉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重塑形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艰苦努力的过程,希望通过获得几项大奖迅速扭转趋势,这无异于拔苗助长。重塑口碑的合理步骤是,先斩断不良做法的尾巴,再壮实诚信经营的身体,然后才有资格去争取更大荣誉,这样的治理思路,才是鸿茅药业翻身仗的正确打法。罗志华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