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钉钉、企业微信又添对手,华为云要抢谁的蛋糕

焦点分析|钉钉、企业微信又添对手,华为云要抢谁的蛋糕

据薛浩介绍,华为云2017年起步,目前在中国市场排名第四。中国云计算市场当中,独占鳌头的阿里云和排在次席的腾讯云,都有一款类钉钉应用在前面冲锋,华为无论出于进攻、收割新用户的目的,亦或为了建立更高的护城河,防止老用户流失,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协同办公平台。

WeLink的生存空间在哪?

市场上已经有钉钉、企业微信,两者在市场占有率上已抢占先机,WeLink的生存空间在哪?

这些产品都带有所属企业自身的印迹。阿里10万名员工,主要分布在国内,并且阿里从电商业务起,就把中小企业当成主要的目标客户。钉钉在设计之初也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沟通、协作问题,更适合适合面对面开会。

WeLink则大不相同。华为是为解决企业内部的沟通协作问题诞生的,华为有超过19万员工,包括数万名在海外工作的员工,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员工数量庞大,且分散在不同地区,要满足这样的协作需求,WeLink在设计当中就着重考虑了华为跨国、跨地区沟通协作的特点,远程会议就成为高频的刚需。

WeLink向外界推出,瞄准的对象也主要是大型的政企客户。薛浩介绍,在政务云、大数据、桌面云、会议云服务方面,华为都是No.1。华为原本就有大量的政企客户资源,这些客户会是WeLink瞄准的对象。

中软国际作为华为长期合作的客户,同样也是首批采用WeLink的公司。据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曹雁介绍,之所以选择WeLink,也是出于员工、客户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缘故:中软拥有上千个客户,遍布全球各地,旗下6万多名员工,在国内各地有七十多个办公室,并在海外十三个城市有办公室。这样的企业特点,让他们更愿意选择WeLink。

相比中小企业,传统大型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应用,比如考勤体系、审批流程等等。因此,WeLink只提供平台,客户原有的应用,无论是OA系统、邮箱系统、打卡等软件系统,甚至摄像头等硬件设备,都可以直接接入WeLink,而无需另起炉灶,大大降低了转型改造的成本。

此外,大型政企客户更加注重企业的数据安全,追求效率与安全的平衡。WeLink就是按这个思路进行设计。一方面,WeLink采用一企业一租户的方式,租户间的信息完全隔离,不可能共享到企业外面。另一方面,在端测,所有的信息文件使用和访问时首先进行加密,通过在手机本地实现了安全的存储空间后才能打开,访问结束后就会自动抹除。从云侧到端侧都进行加密防护,保证企业信息只在内部流转。

薛浩表示:“有些中小企业,它觉得用社交工具非常方便就能实现我的业务;我们也看到很多超大型企业,你让他使用,CIO第一个不同意,有安全的考量。华为云WeLink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便利、安全,以及效率提升中间取得一个平衡。”

WeLink携华为的强大背景,提供与钉钉类似的服务,很容易让联想到华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野心,抢占办公室场景的入口,的确华为想借此在云计算方面突破那些难啃的传统企业,而传统企业转型给云计算带来的是万亿级的机会。企业办公市场与此相比,仅仅是个零头。

(头图来自华为)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