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作为后起之秀的P2P(个人之间小额借贷)因为让人们尝到了“贷款”的便利,渐渐地在互联网金融里占据了一席之地。近日多地出现了由P2P引起的互联网金融诈骗案,将原本“便民”的P2P推进了一个金融犯罪的灰色地带,这些互联网诈骗案给许多人敲响了互联网借贷风险的警钟,但仅此这样远远不够的,有力的政策才是真正可以改善互联网金融风气的“顶梁柱”。

综合自 / 安邦智库产品

特约主持人:王艺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灰犀牛”般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9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2018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总体来看,中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是,各种结构性、行业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会不断出现。因此,在中国经济仍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潜在金融风险的压力仍然需要格外重视。

从央行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金融风险仍然是债务问题,或者说是“去杠杆”问题。虽然2018年中国的宏观杠杆有所遏制,但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在稳增长的压力下,宏观杠杆水平再次升高。这也是现在中国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

巨大的债务规模和信贷规模导致了现在信用风险成为银行业的突出问题。央行的报告显示,在对系统性银行的压力测试中,信用风险是30家参试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剧照 一部揭开互联网金融骗局的美国电影

在重度冲击下,30家参试银行全部损失的约80%来自信用风险损失,其中关键因素是压力情景下贷款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上升。不仅如此,从债券市场的违约不断上升和股票市场的情况来看,信用风险在金融市场中也在不断暴露,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网贷将会导致结构性问题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根据央行报告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银行承压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轻度、重度压力情景下,1171家参试银行中分别有90家、159家未通过测试,占比7.69%、13.58%。30家大中型银行在重度压力情景下,有10家银行在全部可动用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耗尽后仍无法弥补缺口,未通过测试,个别银行需加强表外业务管理。

再从结构性去杠杆的角度来看,由于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居民杠杆的高企也是一个问题。一方面,报告指出,近年来居民购房支出骤增,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居民消费空间,导致了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至9.0%,低于上年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居民信用风险也在扩大。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报告也指出,随着经济波动的压力加大,1000多家网络借贷平台集中爆雷,尤其是一些风险事件的爆发,对行业声誉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危及社会和金融稳定;此外,由于互联网监管环境相对宽松,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或利用现有分业监管的空白进行套利。这也导致了2019年以来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严格监管和金融市场的严厉整顿。目前来看,这一领域的风险仍在逐步显露出来,不仅对网贷机构、对传统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都构成很大的干扰。

网络不良资产是不容忽视的

央行的报告承认,全球经济金融动荡源和风险点仍在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潜在风险隐患短时间内难以消除。金融风险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值得关注。首先是重点领域风险仍然较高。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规模大,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风险可能在某些区域显现,并可能传导至金融机构。其次是重点机构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存量风险仍然比较突出。安邦智库认为,个别金融控股集团、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可能暴露,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风险仍需关注,非法集资形势仍然复杂。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最后是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不容忽视。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稳定承压,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交叉传染可能性加大。这些问题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黑天鹅”。

中国经济仍在持续的波动当中,经济运行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金融风险仍在积累。总体而言,各种金融风险的根源仍在于债务问题,更多需要从调结构和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入手,改善长期结构矛盾。同时也需要货币政策支持,避免问题的集中暴露。

- The End -

可以撑起“互联网金融灰犀牛”的顶梁柱

关注“安邦智库(abzx1993)”一起用智慧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