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关头 他们战胜了死神 敢于担当 他们赢得了赞誉

2025年7月3日,福建省福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收到戒毒人员杨某父母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绣着“急救病危,真情为民;精心呵护,胜似亲人”真诚感谢福州所民警对杨某的救命之恩。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报告!8号宿舍杨某突然昏迷,没反应了!”6月17日22时35分许,福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民警值班室的紧急报警呼叫打破了夜间的宁静,一场与死神的赛跑骤然打响。

生死关头 他们战胜了死神 敢于担当 他们赢得了赞誉

监控录像记录下惊人的一幕:正在睡觉的戒毒人员杨某毫无征兆地突然抖动几下便瘫在床上,面色青紫、双目紧闭、口吐白沫、呼之不应、身体僵硬抽搐,同宿舍戒毒人员立即按下了紧急报警按钮。


值班民警何范龙、许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立即呼叫值班医生!立即向所部值班领导报告!快叫120!”民警何范龙第一时间冲向8号宿舍。到达现场后,他立即将杨某身体放平、查看口腔是否有异物、检测呼吸心跳、畅通气道,采取了初步急救措施。

生死关头 他们战胜了死神 敢于担当 他们赢得了赞誉

22时40分,一路疾跑,值班医生张祥增提着带氧气袋、急救箱到达现场,发现杨某鼻翼无扇动,胸廓无起伏、触摸双侧颈动脉未触及搏动,同时口唇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典型的心跳呼吸骤停!这意味着,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6分钟,每一秒的流逝都在将生命推向深渊。他立刻按急救标准进行胸外按压,“1、2、3……30!”按压的频率精准而有力,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滴在床上,与时间的滴答声交织成令人揪心的节拍。


两轮按压结束,杨某仍毫无反应,此刻,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人工呼吸——但这意味着要近距离接触可能携带病菌的口腔分泌物,风险不言而喻。


“别犹豫!我们来!”民警何范龙、许郭没有丝毫迟疑,他们迅速调整杨某头部位置,捏住其鼻翼,深吸一口气后俯身贴上对方嘴唇,轮流将空气一次次送入那片沉寂的肺叶。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俯身,都是对职责使命最坚定的诠释;每一次换气,都承载着“不放弃一条生命”的庄严承诺。


经过紧张的人工呼吸,张祥增医生见杨某仍然没有自主呼吸迹象,立即让民警许郭取来AED(除颤仪),对杨某实施了两次电击除颤,并持续不断进行胸外按压……整个抢救过程紧张而有序,就象一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但这次不是演练,是真实的战场,这里,正上演一场民警与死神的激烈角逐。


22时49分,120急救医生到达现场,马上接替张祥增医生继续开展急救处置。“动了!动了!有脉搏了!”急救医生的惊喜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杨某的胸廓微微起伏了一下,紧接着,喉咙里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杨某恢复心跳后,仍处于昏迷状态,随后被送往福建省立医院急救中心进一步救治。“这次还好你们抢救及时,从病人情况看,你们先期处置做得很好,急救措施也很专业,为我们后续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如果前期没处置好,要抢救回来是不可能的!”急救中心医生如是说。


经过后续治疗,7月1日杨某已康复出院,并在其家人陪护下回到原籍。


这次成功的抢救,是一次对场所实战大练兵成效和应急处突体系的全面检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中,戒毒民警用专业的技能、快速的行动和绝不放弃的执着,在戒毒院区内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坚强防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在生死关头,他们以专业担当彰显了“生命至上”的崇高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