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某家公司出售一个之前收购的公司赚了大钱,市场不会买账一样,因为是非经常新损益,不是年年有。
2019年的最后一天,汤臣倍健$汤臣倍健(SZ300146)$出业绩预告:2019年预亏3.65亿至3.7亿,对前期收购LSG形成商誉进行初步减值测试,预计计提10-10.5亿商誉,计提无形资产减值约5.4-5.9亿。
看到这个公告,vive眼镜摔碎了一地,虽然想到四季度会计提减值,但是没想到会计提这么多,一下子来了个大洗澡,说实话,看到这个的时候,vive的第一反应是,为啥不全计提了得了,10亿还是20亿感觉区别也不大了。
有没有一种,管理层趁今年保健品各种问题,一把把雷放空的感觉????有时候真心觉得,财务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个游戏。
要说到这次商誉计提,我们还得还原事情的背景,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这次收购事件。
假设你是管理层,你会收购LSG么?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说讲过,小汤2016年,出现一次重大危机,净利润出现首次下滑,增长陷入了困境,当时的市场一片叫衰,认为小汤不行了。
2017年,小汤推出大单品战略并成功塑造大单品健力多,重新实现增长,那么大单品战略的关键所在,就是是否有大单品能够续接。
其次,自2014年起,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如海淘),海外保健品逐渐进入国内市场,对比国内的“直销”和小汤,海外保健品给人的感觉是性价比高,逼格高,货真价实。很多人都觉得同样的价位,干嘛不买国外大品牌,要买汤臣倍健????
这个时候,你是小汤的管理层,你会怎么选????
首先,出于防守的战略,你是否会选择收购海外保健品牌?其次,作为大单品的延续,你是否会瞄准确定性很高的益生菌市场,选择从这个塑造一个新的大单品?
毕竟,选择一个大单品容易,但是培养用户习惯,让大家为之买单还是很难,小汤的健力多之所以能成功,也和之前的保健品公司拼命科普氨基葡萄糖有关,但是那家公司没火,便宜了小汤。
你看健视佳,这么久了,也不温不火,大单品,大神品,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也是出于上述考虑(至少vive是这么觉得的),汤臣倍健于2018年选择了收购LSG,对比澳洲的市场,34倍溢价收购,凭良心讲,从澳洲市场来看,绝对是偏贵的。但是收购方是中国企业,以国内的市场,买这样一家公司,从国内其他收购案来看,这个价格是正常的,毕竟中国市场摆在这里,毕竟东西要卖给需要他的人,才能卖出最好的价格。
那个时候的汤臣倍健,是真的需要LSG的。
《电商法》黑天鹅
在管理层在谈判收购LSG的2018年,他怎么知道,2019年中国会来个《电商法》???
在2019年7月的时候,汤臣倍健CEO林志成表示,新电商法下,通过跨境电商卖货到中国的的很多环节被彻底打破,导致很多海外品牌在营销方式、渠道、消费者沟通、产品送达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原来一些个人卖家会囤货,但根据新电商法的规定,卖家必须先取得经营资质;其次在货源上,除了直邮外,其他的进口商品必须先摆在保税仓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卖家的成本。跨境电商的毛利本身就很低,讲究的是快速周转,种种因素之下,增加了中小代购经营难度,由此带来了代购行业的洗牌。
根据相关数据,澳大利亚受代购追捧的几大知名保健品牌,在澳洲本地药房渠道的业绩均出现了15-30%的同比下滑,而LSG由于收入结构中的代购占比较重,令其澳洲市场业务受到了大程度的影响。林志成坦言:“这个影响远超出了公司在并购LSG时的预判。”
因此,公司对LSG进行了巨额的商誉计提,给业绩带来了压力。
LSG的危与机
只能说,未来是很难预测的,管理层和专业人员都很容易被现实打脸,vive这次也被啪啪啪打脸了,刚出一篇文章夸小汤,第二天就来个大额商誉计提。
但也许短期的未来很难预测,长期却反而容易看清,我们要知道,商誉是已经付出的成本,东西已经买来了,商誉就是纸面游戏,今年不达预期,不代表明年不达预期,后年不达预期。
对于小汤来说,这次LSG的并购,打开了商品出海的通道,又切入了益生菌这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对海外其他品牌的保健品是一个防守和抵御。
这次计提损失是因为LSG买贵了,这种亏损是非经常性损益,不会年年都有。上海家化同样是收购英国汤美星,价格也不便宜。美的集团收购的库卡机器人,200多亿的商誉,业绩也不达标,估计也会有巨额计提。
就好比某家公司出售一个之前收购的公司赚了大钱,市场不会买账一样,因为是非经常新损益,不是年年有。
而我们国家的消费市场大,一个成熟品牌,肯定会有溢价。根据2019年1-9月,中国14个主要城市终端药店的抽样数据,保健品类总体销售额同比下跌5%,但同期益生菌细分类别销售额实现了同比20%的增长,线上增长则达到50%以上,超越行业增速。
LSG在四大电商平台(天猫、唯品会、京东、考拉)更是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73%。
基于此,汤臣倍健表示,对LSG的未来仍充满信心,短期虽然存在波动和不确定性,但是拉长时间来看,小汤所处的赛道大有可为。
2019年,汤臣倍健的几大核心品种:大单品健力多、形象单品蛋白粉、储备大单品健视佳等全面实现快速增长;LSG跨境平台业务取得了高于行业的大幅增长,对小汤的未来,《价值事务所》仍然充满信心。
写在最后
汤臣倍健从三季报开始的加速下跌,就是由于对LSG商誉计提的担心,现在利空落地,可能还会下杀,明天开盘很可能是跌停。持有的朋友,现在卖出就不划算了,因为股价已经很低了,而且利空该出清的都差不多了。
vive在前一篇文章写到:“假定十年后,国内整个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小汤目前的市占率为8%,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直销无极限11%,今后随着国家对直销的大家力度加强,大家对直销也越来越唾弃,这部分市场迟早要被小汤接管。
假定十年后,小汤的市占率为15%,则一年的营收为450亿,净利率由于龙头规模优势该比现在的21%高,我们假定为25%,则小汤一年的利润为112.5亿,给予其25倍市盈率的估值,则十年后的市值为2812.5亿,对比现在,妥妥的十倍呀!“
在此,纠正一个错误,整个保健品市场规模3000亿指的是终端市场,而公司营收指的是出厂价,因此vive的计算有误,按照2018年小汤的营收和终端市场的出入,十年后的营收比上述算法要砍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