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股票研究报告是不是骗人的?

都说A股要步入机构市,但有小伙伴给老班长留言说,机构的分析报告好像并不靠谱。他曾经也一度跟随机构研报,专门挑选分析师看好的股票买,但却收获了了,甚至还赔了不少钱。

想必,绝大部分的股民朋友并不知道。当前中国的131家券商中,有3225位注册分析师,每年大约发布6万份研报。券商析师80%是研究生学历,20%拥有博士学历,人员素质极高。

为何股民的印象里,分析师们看好的股票却会涨不动呢?老班长进行就用数据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半年预测人数可以作为参考吗?

老班长选择用半年预测人数来寻求答案。

半年预测人数,也就是半年内预测某只股票的分析师人数。预测的人数越多,说明股票在行业内受关注度高,未来股价上涨空间大;预测人数越少,则说明股票亮点少,没有得到专业视角的认可。

首先,老班长选择回测的起始时间是2011年1月8日,之后三年市场走熊,大幅下跌,回测结果如下:

图1 半年预测人数分位回测(2011-2014)

数据来源:点掌财经

第二次回测,老班长选择从2014年1月6日开始,其后三年市场走牛,回测结果如下:

图2 半年预测人数分位回测(2014-2017)

数据来源:点掌财经

以上两次回测的结果显示,分析师关注最多的股票,收益率反而最差,分析师不关注的股票,收益率反而较好。难怪股民会觉得分析师研报不靠谱。

第三次回测,老班长选择从2017年1月8日回测至今,这三年市场宽幅震荡,回测结果如下:

图3 半年预测人数分位回测(2017-2020)

数据来源:点掌财经

这次回测的结果与之前两次大相径庭,当市场风格回归价值为王,分析师视角下的价值股,获得超额收益;而无人问津的垃圾股黯然失色。

通过三次回测,可以看出,在2017年以前,A股的分析师年年被打脸,分析师看好的股票,股民并不买账。但随着机构力量在A股市场中不断壮大,投资风格走向成熟化,价值股开始发力,分析师的分析能力被验证。

机构预测,难道不会高位出货?

或许还会有小伙伴认为,分析师集体追捧的股票,会不会是吸引关注,配合高位出货?

诚然,在过去监管不严的时期,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游资潜伏其中,机构推出研报,游资配合拉高出货,散户沦为韭菜。

在监管愈发严格,市场崇尚价值投资的当前,分析师更为关注个股的基本面。老班长找到了最近半年机构预测人数最多的个股:

用数据说话,股票研究报告是不是骗人的?

图4 最近半年预测人数最多的个股

数据来源:点掌财经

显然这些个股都是行业龙头,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很小,游资操纵的概率也不大,是值得长期关注的价值白马股。

原来如此,你get了吗?当前A股投资风格越来越成熟,个股的价值挖掘成为康庄大道。以前赚钱靠K线图,未来赚钱少不了读研报。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政策端吸引更多场外机构资金入市,分析师的力量将会越来越重要。

所以说,未来选股不用愁,盯紧分析师扎堆看好的股票,长线跟踪或许效果更出色。

文末彩蛋!

特朗普的一句话,让欧美股市齐齐上涨,纳指和标普500指数盘中均续创历史高位,但走势出现的震荡仍显示出投资者对中东情势较为敏感。后市会如何演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老班长感谢大家的支持,继续请大家动动手指,点个“在看”来鼓励一下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