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月21日,受多种因素影响,恒生指数大跌2.81%,跌幅紧逼2019年8月5日的2.85%;恒生国企指数暴跌3.19%,跌幅为2018年10月11日以来的新高。
投资者较为关心武汉新型肺炎疫情的发展和穆迪对香港长期信用评级的下调(由Aa2下调为Aa3)。信用评级的下调并非新鲜事,此前标普、惠誉,包括穆迪自身,也曾在之前3次下调过香港信用评级;而鉴于此次疫情或处于早期,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港股的下跌更多体现为情绪因素,实质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数据分析角度,我们同时复盘了03年“SARS”期间和历次香港信用评级下调对于港股市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03年“SARS”对港股市场影响回顾:传染疫情对港股市场短期内的确存在负面影响,发酵阶段港股市场较A股更容易出现下跌,但一旦情绪企稳,港股被“压制的弹簧”后续倾向于明显反弹。
●03年“SARS”对经济影响回顾:扩散期间(2月至5月),内地经济阶段性遭受冲击,但在经济大周期上行的过程中,疫情影响相对可控且并未改变经济趋势;相比之下,体量偏小的香港经济倍受影响,03Q2香港GDP同比滑入负增长区间。
●03年“SARS”,港股行业的表现回顾:03年疫情发酵和扩散期间,“吃、喝、住、行、游”相关的板块受到冲击,如港股零售、地产、消费者服务(主要为博彩)、食品、媒体等板块明显下跌,而全面防控阶段这些板块均全面反弹;部分板块在整个疫情期间几乎不受影响,如软件与服务、生物制药、耐用消费品及服装、半导体等,为疫情“不敏感”板块。
●穆迪下调香港信用评级,对市场的影响微弱。我们不认为此事会对港股构成根本性的利空,而历史上多次信用评级的下调对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考虑到穆迪同时将评级展望从负面上调为稳定,反映出香港较强的财政实力及金融市场稳定性
●投资策略:“不是趋势,而是波折”,继续对2020港股全年“缩小版戴维斯双击”表示乐观。板块方面,短期降低地产、博彩配置,以价值股(银行、保险、中资高股息个股)、医药股、软服务(互联网软件)等持仓“暂避锋芒”,等待恐慌情绪企稳,紧密关注疫情变化与市场信心的“转折点”。
报告正文
事件:1月21日,受多种因素影响,恒生指数大跌2.81%,跌幅紧逼2019年8月5日的2.85%;恒生国企指数暴跌3.19%,跌幅为2018年10月11日以来的新高。
造成市场下跌的因素有很多,投资者讨论最多的无疑是武汉新型肺炎疫情的发展和穆迪对香港长期信用评级的下调(由Aa2下调为Aa3)。信用评级的下调并非新鲜事,此前标普、惠誉,包括穆迪自身,也曾在之前3次下调过香港信用评级;而而鉴于此次疫情或处于早期,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港股的下跌更多体现为情绪因素,实质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数据分析的维度,我们同时复盘了03年“SARS”期间和历次香港信用评级下调对于港股市场的影响。市场昨天的大跌意味着新一轮下跌趋势?还是短期波折?我们就此问题简评如下:
1.03年“SARS”对港股市场影响回顾:传染疫情对港股市场短期内的确存在负面影响,发酵阶段港股市场较A股更容易出现下跌,但一旦情绪企稳,港股被“压制的弹簧”后续倾向于明显反弹。
从03年“SARS”首个病例出现到扩散的阶段(02.11-03.3),港股市场较A股更加“脆弱”,香港疫情严重是内因,海外资金的避险是外因。对于港股而言,市场的转折点在于03年4月17日政府作出全国大规模防控的重要指示,此后4月25日恒指出现8409点的底部后一路向上,到04年7月14日疫情结束之际升至10122点,涨幅超过20%。
当恐慌情绪快速宣泄完毕之后,投资者会开始理性思考基本面和估值的匹配,尤其当疫情的某个“转折点”出现时,港股的“估值弹簧”会体现出向上弹性。
2.03年“SARS”对经济影响回顾:03年“SARS”扩散期间(2月至5月),内地经济阶段性遭受冲击,03Q2的GDP同比由03Q1的9.3%下滑至9.1%,但在经济大周期上行的过程中,疫情影响相对可控且并未改变经济趋势;相比之下,体量偏小的香港经济倍受影响,03Q2香港GDP同比滑入负增长区间。
3.关于行业影响,03年“SARS”疫情发酵和扩散期间,港股零售、地产、消费者服务、食品、媒体等板块明显下跌,而全面防控阶段这些板块均全面反弹;部分板块在整个疫情期间几乎不受影响,如软件与服务、生物制药、耐用消费品及服装、半导体等。
疫情前期,“吃、喝、住、行、游”相关的板块受到冲击,包括港股零售和食品(销量缩减预期)、地产(销售下行预期)、消费者服务(如博彩,游客人次下降)、媒体(传媒娱乐频次减少)等,而在疫情“转折点”后,市场信心修复前提下此类板块均实现估值修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疫情“不敏感”板块在03年“SARS”的经历中始终涨幅靠前,如软件与服务、生物制药、耐用品及服装、半导体。
4.关于穆迪下调香港信用评级,我们不认为此事会对港股构成根本性的利空,而历史上多次信用评级的下调对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这并非穆迪首次下调香港长期信用评级,早在2017年5月24日就从Aa1下调至Aa2。穆迪本次下调的理由基于过去9个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但在香港社会事件边际好转的走向下,不应静态看待过去的问题,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于本地因素的预期仍有修复的空间;另外,考虑到穆迪同时将评级展望从负面上调为稳定,反映出香港较强的财政实力及金融市场稳定性。
5.投资策略:不是趋势,而是波折,继续对2020港股全年“缩小版戴维斯双击”表示乐观;板块方面,短期降低地产、博彩配置,以价值股(银行、保险、中资高股息个股)、医药股、软服务(互联网软件)等持仓“暂避锋芒”,等待恐慌情绪企稳,紧密关注疫情变化及市场信心的“转折点”。
我们认为,2020年港股的主要矛盾在于:全球“资产荒”对于低估值、高股息资产配置、港股中资股盈利“弱复苏”和“弱美元、稳人民币”带来的海外资金回流。春节前市场因多种因素产生波动,但不改变市场的整体趋势。我们密切关注春节后疫情的变化,以及我们前期提示的风险因素,如月底FOMC议息继续不降息、英国“脱欧”、中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Q1下段港股业绩期等。
行业配置上,我们全年继续看好“低估值”、“抗通胀”、“软服务”三条主线。短期建议规避地产、消费者服务(博彩),配置价值股(银行、保险、中资高股息个股)、医药股、软服务(互联网软件)等板块,策略上降低Beta,“暂避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