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早盘,随着蝗虫灾害的新闻不断发酵,生物农药板块以及种子板块涨幅靠前。其中,概念板块中,草甘膦指数大涨6.38%;行业指数中,化肥农药指数大涨4.07%。
A股市场从来不缺概念炒作的题材,现在,蝗虫概念炒作又粉墨登场。
蝗虫 来源:视觉中国
毋庸讳言,沙漠蝗是全世界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所到之处,大量农作物被毁。有报道说,全球蝗灾预警已拉响警报,4000亿只蝗虫来袭,印度、巴基斯坦等多国进入紧急状态。
随着蝗虫灾害的新闻不断发酵,一些券商分析师相继发布蝗虫研报。有的表示,不排除蝗虫进入中国的可能,建议重点关注种子及上游农资板块的投资机会;有的强调,如果后续灾情继续大规模升级,建议关注全球定价农产品、通胀保值债券、黄金与VIX等资产的风险对冲价值。
这几年,资本市场炒作新概念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新概念在给我们带来新思维的同时,也产生海市蜃楼般的幻影,跟着新概念走,有馅饼,也有陷阱。
不可否认,资本市场需要新概念来推进,股市需要新概念来引领。每一次资本大潮到来前夕,必有新概念预热。不过,新概念倘若被人“绑架”,就会成为祸端。当被有心之人用来牟取资本利润时,就极易嬗变成钓鱼的诱饵。
从眼前的A股市场实际情况来看,自从去年末失守3000点后,春节开盘后最大的希望就是收复3000点并予以巩固。但是,振兴A股市场不能指望新概念炒作。历史的教训值得铭记。有利好就有利空,有机会也会有坑,春风一瞬,往往是寒流数度。
概念光环下往往是呈现尴尬的现实。回看A股市场,当资源疯狂积聚至某一概念下的产业,当所有资源都任由某个产业支配并挥霍,极度狂欢之后往往是乐极生悲,留给市场一地鸡毛。事实上,炒作概念股,半数投资者亏损。
眼下又是考验炒作蝗虫概念的时候了,凡事要实事求是,适可而止。
蝗虫在印巴境内肆虐是事实,但沙漠蝗要想进入中国境内,也不是那么容易。对此,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非洲、阿拉伯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造成的,在中亚和西亚也可以形成灾害。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道在我国云南发现有沙漠蝗,但未被之后的科学家所证实。因此,沙漠蝗不会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
当然,我们也要有两手准备,有关农药企业要以备战姿态组织生产。但是,切不可过度炒作蝗虫概念。特别是要警惕少数券商借炒作蝗虫概念牟取私利。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蔡恩泽
编辑 汪垠涛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