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这是明朝诗人郭敦在其所作《飞蝗》一诗中,对蝗灾过境庄稼颗粒无收的描述。如今,这一幕正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开始席卷亚非大陆!
4000亿只蝗虫煽动翅膀,已逼近中国边境……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4000亿只蝗虫逼近中国边境”、“蝗灾到6月或再增500倍”的消息迅速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的前列。
在人类同新冠病毒的斗争尚未结束之际,全球蝗灾预警又开始拉响警报。
据环球时报报道,目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蝗虫数量已达3600亿只。若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
图:蝗虫飞行路线,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很可能还会进一步肆虐亚洲。
这场起源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东非国家的蝗虫灾害正在快速扩散,并已经蔓延至红海两侧和西南亚地区,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沙漠蝗虫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
2019年12月以来,蝗虫已经摧毁了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数万公顷农田,是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本次级别为“威胁”,是次高等级的预警信号——蝗虫入侵将使大约19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
FAO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悬了一把!
专家称蝗灾对中国风险有限,A股却又借机热炒这类概念
从情况来看,4000亿只蝗虫组成的大军袭击巴基斯坦和印度,主要打击了当地种植业。
非洲蝗虫主要啃食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一个规模为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中吃下的食物相当于3.5万人的日进食总量。现在铺天盖地的4000亿蝗虫,每天消耗的粮食堪比一只军队!
不过,有专家认为此次肆虐亚非大陆的罕见蝗灾,对国内风险有限,但A股相关板块在日内早盘却依然借势炒了一把!
A股受益两条线索:种植业生产公司(价格抬升)、农业(灭虫)
2月17日收盘,A股生物育种指数涨幅6.42%。
概念股中,荃银高科、万向德农涨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丰乐种业、敦煌种业大涨5%以上。
线索一:
机构认为,如果蝗灾在全球蔓延,可能会推高部分农作物价格,国内粮食与种业生产公司或将受益。
1)蝗虫会影响哪些农产品?
据报道,蝗虫可以甘蔗叶为食,轻则造成缺刻,影响光合作用,重则仅留下中脉,影响甘蔗生长,使植株矮小、产量降低。
而距离巴基斯坦的印度北方邦易受到蝗灾的影响,而该邦糖产量占印度糖产量近50%。蝗虫一旦侵入, 将影响印度甘蔗产量。
国君农业称,如果蝗虫对印度甘蔗种植影响超预期,有望受本次蝗灾的干扰造成全球糖价历史性反转,推荐中粮糖业,相关受益标的*ST南糖。
考虑到的蝗灾可能造成的粮食作物损失,国君农业推荐投资种植标的:
苏垦农发、北大荒;种业标的: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相关受益标的登海种业。
以史为鉴,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认为,蝗灾对粮食价格冲击取决于灾害的等级和范围。
当灾情进入高潮(UPSURGE)或瘟疫(PLAGUE)阶段时,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风险大增。
线索二:
目前治理蝗虫的有效方法还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治理,短期内相关的农药品种需求量将有一定的增长。
2)国泰君安结合目前整体农药市场估值较低,建议关注以下公司:
具备研发实力的优质农药龙头——扬农化工,同时具备菊酯类原药;长青股份:
具有三唑磷、氟虫腈原药;海利尔:具备氟虫腈原药;
丰山集团:具有毒死蜱、氟铃脲、除虫脲、虱螨脲等原药;
新农股份:生产毒死蜱、三唑磷。
今天A股农业化学板块集体打板
4000亿蝗虫煽动翅膀,会不会扰乱中国生态?
国泰君安农业团队认为,蝗虫跟风飞到印巴境内,进入国内仍有一定概率。
中科院院士、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则认为,“应不会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
现在,非洲、阿拉伯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造成的,这种蝗虫在中亚和西亚也可以形成灾害。
但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道在我国云南发现沙漠蝗,但未被之后的科学家再次证实。
况且,中国蝗灾治理是非常成功的,主要是改治结合策略。通过蝗灾发生区的生态环境改造,消除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
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如果本次蝗灾如果持续大规模升级可能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农产品价格与通胀预期走高。
通胀预期走高可能对流动性宽松预期带来扰动。
流动性预期扰动对目前估值和情绪都处于相对高位的权益类资产带来潜在的波动风险。
如果后续灾情继续大规模升级,建议关注全球定价农产品、黄金与VIX等资产的风险对冲价值。(申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