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A股整体表现让人惊喜,其中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医药股整体表现尤为出众, 不过,此前因为在售药品包括双黄连口服液、阿比朵尔等而引发股价三日大涨近3成的瑞康医药近日却表现较为“失常”,在沪指、创业板指数高歌猛进的时候持续逆市走低,让众多投资者觉得莫名其妙。
而答案似乎在瑞康医药的2019年报中,在周五盘后瑞康医药披露了2019年度业绩快报——宣布2019年的初步核算数据, 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7%,实现营业利润 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90.04%,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1亿元,同比上年同期的7.79亿元现盈转亏,基本面恶化明显。
这也是瑞康医药自201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此前2011年到2017年,瑞康医药甚至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持续的两位数增速,被市场视为医药白马股,继2018年业绩高增长不再陷入同比下降后,2019年不亏则已,一亏就是吓人的10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瑞康医药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栏虽然同比下降超过三成,但是仍达到了5.79亿元,在没有业绩预告下,年报业绩快报却是黑天鹅般,一口气把这前三季度累积的5.79亿元净利润亏光了并再亏近10亿。这般的业绩比预期的恶劣太多,难怪资金夺慌而逃,如今正式披露,下周恐怕更多的资金陷入恐慌。
至于业绩巨亏的原因,瑞康医药解释为四方面:
第一,是商誉减值。具体为近年公司外延收购的近两百家公司在合并时形成了较大金额的商誉,但是这些子公司相当部分业绩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公司2019年度预计对90余个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为22.4亿元;
第二,投资损失。是因衍生金融负债变动原因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 5.5 亿元,对应递延所得税费用影响 1.38 亿元;
第三,日常经营费用支出的增加。公司业务全国化之后,加大省级平台建设,在信息化投入、人员、仓库、市场推广等销售、管理两项费用支出阶段性上升;
第四、融资成本的增加。为加速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和周转,本期加大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导致财务费用有所增加。
可以看到,大额的计提商誉减值问题是导致瑞康医药2019年报业绩巨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众所周知,商誉减值的层次很容易成为上市公司业绩调节剂,这有利于上市公司,但是却损害短期投资者的利益。
在瑞康医药宣布2019年这份变脸的业绩快报之后,立马遭遇了深交所的关注函,重点要求瑞康医药对2019年报进行大额商誉减值的原因和合理性、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的原因及合理性等进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