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陷入巨亏,牛市前夕离场,上海莱士安心主业

富凯摘要:聚焦主业本无可厚非,但在小康牛到来之际,放弃自己的投资能力,也是有些可惜。

作者|孜斋

从2018年亏损15.2亿元到盈利6.2亿元,上海莱士2月27日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让投资者眼前一亮。此前,上海莱士偏离主业,巨额资金投入股市,曾盈利暴增至16.2亿元,也曾亏掉15.2亿元净利润。2019年放弃炒股后,业绩逐渐恢复。上市12年,上海莱士的经历可谓一场多么痛的领悟。

熊市陷入巨亏,牛市前夕离场,上海莱士安心主业

“股市”冲浪遭遇风大浪急

上海莱士是血液制品批量生产厂家之一,2008年6月上市,与天坛生物、华兰生物、智飞生物等同属于血液制品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产品主要有人血白蛋白、静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人凝血酶、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等,共7个品种23个规格产品。

在2013年之前,上海莱士业务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营收从3亿元增至6.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亿元增至2.2亿元。2013年当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至4.96亿元和1.44亿元,同比跌幅分别为25%和36%。业绩遭遇“滑铁卢”部分因为采受台风“菲特”的影响,上海莱士位于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厂区遭受水灾,公司原有的生产经营计划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业绩下滑,上海莱士当年却受到市场资金追捧,全年累计涨幅超过200%,成为当年一大牛股。

2014年,上海莱士先后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形式实现对郑州莱士及同路生物的并购重组,完成了行业内的资源整合,成为国内血制品行业的新龙头。当年营收和净利润成倍放大至13.2亿元和5.11亿元,同比增幅为165%和255%。

上市以来,上海莱士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位置。手有余钱,加上资本市场走牛,从2015年开始,上海莱士“不务正业”炒起了股票。根据其2015年和2016年财报数据,上海莱士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和16.1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均在50%左右,而绝大部分为投资股票收益,对应分别为8.75亿元和8.29亿元。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中,随着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上海莱士的净利润开始被炒股拖累。2017年上海莱士实现营收19.28亿元,同比减少17.13%;归母净利润8.36亿元,同比减少48.19%。2018年上上海莱士继续持有和处置风险投资,产生巨额投资亏损,去年亏损额高达15.2亿元。

从2016年盈利的高点16.2亿元到2018年亏损的底部,短短两三年时间,上海莱士在股市“冲浪”遭遇风高浪急,爬得高也跌得重。

熊市陷入巨亏,牛市前夕离场,上海莱士安心主业

行业景气度高又逢疫情催化,血制品或供不应求

在股市中尝到甜头,也吃足苦头的上海莱士,最终决定放弃炒股。2019年5月24日,上海莱士回复上交所年报问询函时表示:“公司不再参与新的证券投资,原有的证券投资将在未来适当的时机逐步实现退出,今后将不再进行证券投资。”

从2019年年初开始,上海莱士的经营业绩开始稳步复苏。2019年前三个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7.12亿元、6.19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2.19亿元、1.94亿元、1.93亿元。

2019年全年,上海莱士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5.96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6.2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2019年血液制品行业景气度高,上海莱士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3.88%,主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大幅增加约4亿元;二是2019年上海莱士逐步退出风险投资,同比减少投资损失约19.6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莱士仍存在较高的商誉计提风险。上海莱士的净利润规模与天坛生物处于同一梯队,但是天坛生物的商誉资产不足1亿元,而上海莱士2018年的商誉高达57亿元。2018年,上海莱士计提了1.86亿元商誉,若今后进行巨额商誉计提,则可能对冲掉一部分利润。

受疫情影响,上海莱士也出现了一波冲高回落的行情。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称,疫情导致2020年采浆量减少,估计湖北以外地区在3月份恢复采浆,湖北可能要延后到6月左右,且恢复采浆后估计需要半个月才能恢复至正常采浆水平。考虑到静丙和白蛋白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认知度进一步提升,需求持续增长,血制品将迎来供不应求。这对上海莱士来说不失为扎实做好主业的一个机会。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