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迎来狂野一周,上市公司各有甘苦,“抄底”邮轮股的风险在哪里?
狂野!全球股市再度迎来跌宕起伏的一周,特别是美国股市,伴随疫情扩散,以及中间穿插的与大选有关的“超级星期二”,近期的波动性令人咂舌。
今年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波动性本来就不小,近几个交易日更是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这也是此前我提过的,这个时候你可以看空美股,注意避险,但是却要谨慎做空,特别杠杆做空,因为高波动的市场下,任何方向的冒然重注都可能遭受惨重损失。
当然,也有些股票在当前的环境中受益,比如在居家远程办公之潮从中国向全球扩散的时候,那些有所准备的相关公司自然如鱼得水,比如基金哥也爱用的ZOOM。
自从去年IPO以来(再次提示这只股票的代码是ZM,别搞错了),一度大涨,但是很快跌回起点,但是进入2月,其股价一路走高,不断突破前高。
今年以来,Zoom的表现更是把三大指数爆成渣渣,正所谓时势造牛股啊。
至于疫情下悲惨的股票和板块,那就是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了,其中最具关注度和话题性的当然还是邮轮股。
就在此前日本停靠的钻石公主号邮轮还让人们心有余悸的时候,美国海岸线上又有一艘邮轮发生疫情,还是嘉年华邮轮公司,还是公主号系列,而船上也已经有很多人在病毒检测中呈阳性。这无疑对邮轮行业又是一记打击,毕竟这似乎意味着在当前疫情下,邮轮中的群体传染绝非偶然现象,只是不知道本次事件处置能否吸取此前教训。
去年,全球邮轮行业为3000万人次提供了服务,本来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3200万人次,结果从目前情况来看,地中海地区的邮轮订购率不过是60%,去年同期为75%,而欧洲的疫情也才刚刚开始,至于亚洲,早已经近乎枯竭。
就目前而言,最钟爱邮轮旅游的还是美国人,加勒比海航线占去了全球邮轮市场的三分之一,接着是地中海的17%,欧洲其他地区的11%,以及中国市场的5%。所以,如果说此前亚洲市场的清零对整个行业还是增长潜力的打击的话,那么欧洲市场的影响将是重创,而此番如果美国地区的邮轮再出现大的疫情,那对行业打击就更加令人忧虑了。
此前基金哥也提过本轮牛市的牛股皇家加勒比邮轮,近期尽管偶有反弹,但在探底的路上,这只股票依然向下。逻辑上,我们都知道疫情总会过去,美国人还会继续玩起邮轮,事实上邮轮产业本轮黄金期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婴儿潮一代纷纷老去,为这个行业提供了一批优质客户。所以,龙头股的暴跌确实提供了一个机会,只是时机如何把握,以及接下来我要提及一些风险。
首先,当然是行业见底和恢复的过程,如上所述行业承受的实质性打击可能才开始,毕竟此前亚洲市场占比很小,欧美市场承受的打击正在展开,后续不排除出现大规模的夏季航线退订的可能。
其次,从估值来看,邮轮股近期估值确实很低,但是当前估值还未反映疫情带来的经营影响,所以根据近期相关公司释放的财务和经营预期信息,相关估值也需要修正。
最后,邮轮行业是个负债率较高的行业,这也很正常,一艘邮轮造价高昂,就是有钱也不可能全款,当然要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同时,邮轮行业也是现金流很好的行业,在一个有限空间聚集大量消费项目,想不花钱都难啊。但是,一旦整个行业的游客大幅减少,那现金流将非常紧张,也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需要再寻求融资途径。事实上,中小邮轮公司在这波疫情下,很可能大量破产,像皇家加勒比邮轮这样的企业呢?理论上有更多对冲空间和融资空间,但是也因为规模大,万一续不上或者暴露什么窟窿,也是概率小但是依然存在的巨大风险。
在疫情下,还有企业取得了阶段性业绩收获,比如零售行业,Costco披露其2月份的收入增长12.1%,主要的原因就是2月最后一周面对疫情引发的恐慌性消费。不过,对于Costco这样的零售企业来说,这却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这无非是提前消费,如果疫情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更大,所以对于美国零售行业来说,投资者近期需要当心。
还有些公司依然胸怀壮志,比如乐高,其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在2019年净利增长2.8%,收入增长6%,其中中国区收入增长达到两位数。目前,乐高在全球有570家专卖店,他们计划在今年在中国开150家店。这无疑是个中国市场的大规模扩张计划,特别在近期形势下,乐高依然高调宣布实体店计划也是让人琢磨,在当前中国复工节奏尚不稳定,消费恢复节奏更是难以预估的情况下,乐高的计划落实的概率会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