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人口流动减少,服务类消费品价格大幅下降;疫情影响下食品类价格明显上升;复工进度不同影响工业上中下游库存和价格;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PPI造成显著影响。
2月CPI环比0.8%,同比增长5.2%,幅度均较1月有所回落。在2月份5.2%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9个百分点,今年的新涨价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
疫情对2月的整体影响比较大,受到疫情的影响,人员流动明显下降、消费链条明显缩短、消费品类结构变化。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9%,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4%。
从2月CPI细项来看,房租价格环比增长-0.1%,已经连续五个月环比负增长,表明需求持续走弱;猪肉价格环比增长9.3%,环比涨幅较1月继续上升,继续给通胀造成压力。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方面居民消费行为变化,消费品类变化,对通胀可能造成持续影响。
2月PPI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0.4%。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2月生产资料价格中,采掘业环比-2.3%,原材料业环比-1.3%,加工业环比-0.3%。主要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上游行业复工进度较超前,中游和下游的复工进度偏弱,导致上游库存上升,价格受抑制。
油价持续扰动PPI。国际原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价格大幅度下降,从同比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游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行业价格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PPI同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风险提示:疫情在全球传播时间过长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国内通胀压力较高。
CPI
CPI同比增速回落,但幅度有限。2月CPI环比0.8%,同比增长5.2%,幅度均较1月有所回落。从分项看,环比增速上升的仅有食品烟酒和医疗保健,分别环比增长3%和0.1%,环比增速下降明显的包括交通通信(-1.5%)、衣着(-0.3%)、其他服务(-0.2%)和居住(-0.1%)、生活用品和服务(-0.1%)。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1%,较1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增长0.6%,较1月下降0.9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长7.9%,较1月同比增速上升0.2个百分点。在2月份5.2%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9个百分点,今年的新涨价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
疫情的冲击明显体现在居民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品类等方面,最终集中反映在食品、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疫情对2月的整体影响比较大,受到疫情的影响,人员流动明显下降、消费链条明显缩短、消费品类结构变化。食品价格方面,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98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1.9%,涨幅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活食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3%,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涨幅回落。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的主要原因,从供给方面看,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交通运输管控措施,部分地区物流不畅;人力短缺造成物资配送难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企业和市场延期开工开市,一些产品生产和供给受到影响,难以及时满足市场需要。从需求方面看,受“居家”要求与“避险”心理等因素影响,有的居民出现囤购行为,部分地区出现抢购方便面、肉制品和速冻食品等易储食品现象,甚至波及到其他食品,助推价格上涨。服务价格方面,由于人员流动明显大幅下降,因此服务类需求减弱,供给减少,价格走低。工业消费品方面,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均有收缩,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4%。
老的问题还在,新的问题又来。从2月CPI细项来看,房租价格环比增长-0.1%,已经连续五个月环比负增长,表明需求持续走弱;猪肉价格环比增长9.3%,环比涨幅较1月继续上升,继续给通胀造成压力。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方面居民消费行为变化,消费品类变化,对通胀可能造成持续影响,国际方面新冠疫情在海外蔓延,对全球总需求造成负面影响,能源价格剧烈调整,存在拉低CPI的可能性。
PPI
PPI同比再度负增长。2月PPI环比增长-0.5%,其中生产资料环比增长-0.7%,生活资料环比增长0%。2月PPI同比增长-0.4%,较1月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同比增长-1%,较1月下降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增长1.4%,较1月上升0.1个百分点。PPIRM同比增长-0.5%,较1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上涨的产品包括农副产品类增长7.6%,建筑材料类上涨3.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0.4%,下跌较多的产品包括化工原料类增长-6%,纺织原料类-2.8%,木材及纸浆类增长-2.7%。在2月份0.4%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2月受疫情影响的停产和复工影响工业品价格的不同走势。2月生产资料价格中,采掘业环比-2.3%,原材料业环比-1.3%,加工业环比-0.3%。1月工业品上游产品价格表现强势,但2月明显改观,主要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上游行业复工进度较超前,中游和下游的复工进度偏弱,导致上游库存上升,价格受抑制。另一方面,国际原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价格大幅度下降,影响国内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环比由涨转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游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行业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从同比看,上述行业价格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PPI同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油价仍将扰动PPI。3月新冠肺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开始上升,同时受到欧佩克减产协议未达成,沙特与俄罗斯开启降价博弈的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预计石油相关下游工业品价格仍将有所反映,成为短期拖累PPI的重要因素。
风险提示:疫情在全球传播时间过长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国内通胀压力较高。
---------------------------------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