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间,博瑞医药(688166.SH)发布公告称,因披露瑞德西韦相关信息不准确,公司及高管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2月12日,博瑞医药披露《关于抗病毒药物研制取得进展的公告》称,“于近日成功仿制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
根据《江苏证监局关于对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经核查,博瑞医药所称“批量生产”实际为药品研发中小试、中试等批次的试验性生产,而非已完成审批并开始正式规模化、商业化生产销售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
江苏证监局指出,博瑞医药所披露的“批量生产”未考虑一般语义的理解,亦未作出专门说明,不能准确描述抗病毒药物研制的进展,信息披露不准确。根据相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博瑞医药及董事会秘书王征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3月1日,博瑞医药同样因为这则不准确的公告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3月1日,上交所下发《关于对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予以监管关注的决定 》和《关于对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时任董事会秘书王征野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这两份决定书指出,博瑞医药公告中所称“批量生产”实际为药品研发中小试、中试等批次的试验性生产。博瑞医药尚未取得药监部门批准,也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不具备进行药物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应有资质。
上交所表示,博瑞医药在相关信息披露中,就相关药物研发生产面临的临床实验结果、监管审批、专利授权等重大不确定性进行了风险提示;但未能明确区分相关药品试验性生产与商业化生产,所披露的“批量生产”实际属于药物研发阶段,而非已完成审批并开始正式生产销售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信息披露不清晰、不准确。
上交所还认为,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征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述,进一步混淆了试验性生产与商业化生产,相关表述不清晰、不准确。
博瑞医药全称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招股说明书显示,博瑞医药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业务。2019年11月8日,博瑞医药在科创板上市。
采写:南都记者 封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