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间,碧桂园发布了其2019年的业绩公告。继2018年碧桂园的权益销售额突破5000亿元后,碧桂园的这一数据在2019年稳步增长至5522.0亿元,持续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结合年报数据,以及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的解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份亮点多多的年报。
碧桂园2019年全年业绩公布现场
2019权益销售额持续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
碧桂园2019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集团连同其联合营公司,共同实现归属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522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属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持续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碧桂园也自2017年起连续3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且排名较2018年攀升176位,至177位。
调整步伐 从追求规模跳涨转向“提质控速”
早在2018年,碧桂园就曾公开表示,“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也要追根溯源地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尽管碧桂园在战略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但其增长速度仍然可期。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聚集效应显现,碧桂园也在积极调整步伐,从追求规模跳涨转向“提质控速”的全新发展阶段。
由于销售业绩稳步提升,反映碧桂园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也持续向好。与过去不同,碧桂园不仅关注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也注重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期内,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为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毛利约为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净利润约为612.0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股东应占利润约为395.5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401.2亿元,同比增长17.6%。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值得关注的是,期内碧桂园的合并房地产销售现金回款额约5898.6亿元;自2016年起,连续4年在年末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为此,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表示,今年的回款率维持与去年差不多的水平,因为目前国内资金市场比较宽松和稳定,碧桂园融资渠道也很多,所以不太受影响。碧桂园会将销售回款和现金回款作为公司今年的重要考核指标。
受益于良好的回款管理,碧桂园的运营资本充裕。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可动用的现金余额达到历史新高,为2683.5亿元;净借贷比率为46.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愈见稳健。整体来看,碧桂园的现金流管理成效显著,发展后劲十足,通过自身强劲的造血能力实现了经营效益与风险管控的平衡。
科学布局紧抓城镇化需求 “机器人”发展迅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6%。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依托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碧桂园在巨大的市场中抓住机会,一跃成为头部房企。在2019年年初,碧桂园提出“坚决下沉四、五线城市”。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潜在的住房需求也会被不断挖掘。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公司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512个,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2个地级市,总计覆盖1299个区/县。
此外,碧桂园的土地储备也非常充裕。据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2019年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储备,该区域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3091亿元,可售建筑面积约2268 万方。潜在权益可售资源3226亿元,与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合计6317亿元。
莫斌:对房地产市场有信心 城镇化仍有巨大空间
2019年,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增速有所回落,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的龙头房企依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2020年的房地产行业前景怎样?对此,在此次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称,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信心,城镇化的推进仍有巨大空间。在疫情可控、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前提下,公司有信心能够抓住疫情下的市场机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得益于1-6线城市的均衡布局,有相对大的空间去调整,对未来走势谨慎乐观。”
封面新闻记者 杨弘农 任吉军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碧桂园2019年业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