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 |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 6月份上市车型“汉”续航可达600km

腾讯新闻《一线》唐媛

一线 |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 6月份上市车型“汉”续航可达600km

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刀片电池”。根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介绍,刀片电池累加了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近20年的研发和应用经验,具有高安全、长续航、长寿命的特点。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何龙介绍,比亚迪刀片电池最早的灵感来自动力电池空间利用率的改善。他说,传统电池包的生产主要分为两步:由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把电池模组排布在托盘上形成电池包。电池模组里,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是80%;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仅为模组的50%,这导致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其实只有40%。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汽车设计师一方面不断压缩电磁波的空间,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解决两方面的矛盾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一定挑战。

“影响电池空间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是模组和梁等支撑架构。”何龙称,比亚迪采取直接把电池拉长,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包的边框上,从而让电池直接变成结构件,成为支撑电池包的梁。同时,在电池组的上下两面粘贴高强度的强度板,形成类似蜂窝铝板的结构使得强度再次升级。

磷酸铁锂材料本身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不释氧等4大优势。在安全测试表现中,比亚迪的这款刀片电池在针刺测试、挤压测试、炉温测试、过充测试等刀片电池安全测试结果表现优秀,尤其是通过了被称为阻碍动力电池发展的“珠穆朗玛”针刺试验。

根据官方介绍,刀片电池经过比亚迪旗下子品牌重庆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刀片电池的技术最先应用于比亚迪车系里相对高端的C级轿车“汉”系列,该车将于2020年6月在深圳投产上市,续航里程600公里,0-100公里加速为3.9秒。除此之外,许多汽车品牌都在与比亚迪探讨关于刀片电池技术合作的方案。

安全仍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首要考虑因素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现场连线时表示,电动汽车安全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电池汽车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根据市场调查,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是客户选择电动汽车时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而电池的安全是造成电动汽车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说,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通常被称为“热失控”。所谓电池热失控,是指电池的温度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电池内部的副反应,从而使得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燃烧或喷发等。

欧阳明高分析,刀片电池在针刺试验中表现优秀,可能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刀片电池是一个长条形的电池,所以它的散热面积比较大;另一方面,刀片电池短路的回路比较长,产热的能力相对下降。散热能力加强的同时产热变小,所以在针刺试验中能有好的表现。

一线 |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 6月份上市车型“汉”续航可达600km

根据欧阳明高介绍,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电子材料和电化学体系方面进行创新、智能化方向的创新以及产品设计与产品工程方面的创新。王传福表示,未来的电池必须首先具有安全性、长续航与长寿命,同时,减少对稀有金属的依赖,尤其是钴金属和镍金属等。

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之争重提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里面,许多企业陷入对叙事里程的攀比之中,这种攀比的压力会转嫁到动力电池生产,让行业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产生非理性的追求。”王传福表示,正是对电池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彻底带偏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路线,并且让新能源乘用车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过去几年,因为电子行业不同企业的技术及品控水平的参差不齐,再加上三元材料本身的特点,电动车的自燃甚至爆燃的事件明显增多,将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的安全问题暴露无遗。几年前在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路线之争,曾以磷酸铁锂电池暂时偃旗息鼓而告一段落。

一线 |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 6月份上市车型“汉”续航可达600km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19年的8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2019年5月到7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了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从动力电池的种类来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的是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王传福说,比亚迪一直坚持的磷酸铁锂电池天生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从而被能量密度高,天生热稳定性差的三元电池抛在身后。将部分产能转向三元电之后,比亚迪也未放弃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创新。此次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即磷酸铁锂电池在设计与产品工程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