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这话的正是清华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黄奇帆!
这位在今年3月初就曾预测美股将在今明两年内跌幅达到30%以上的奇人。
黄奇帆认为全球的钱涌向中国是大概率事件,其依据有三:
一、中国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让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
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控制上所表现出的能力正吸引着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我们涌来。由于现在世界各地都受到疫情的影响,而中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相较于其他国家大面积的停工而言,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逐步复产复工的国家,成为了当前世界制造业的避风港,因此中国市场将会是各国争取的最重要市场之一,而且中国部分产业集群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全球采购零部件所带来的风险,并且在此次疫情中,部分企业的订单不减反增,此举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中国。
二,世界各国为抗疫和恢复生产所做的努力,客观上会让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
世界各国在抗疫期间为了拯救经济所释放的流动性和各种资源也可能涌向中国市场,除了购买抗疫所需物资的资金,还有股票市场中的资金,都将很大概率涌进中国市场,中国股市也将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在国家层面也将通过引入外资,释放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力,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资本的转移将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
三,中国各级政府要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加速优化营商环境,有条不紊地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确实目前中国正在有条不紊地在各个产业上进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允许外资进来,吸引更多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外企业的共同的努力下建设产业链集群,在疫情之下,在欧美产业的停摆,经济衰退之时,中国或许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完成全球产业链的转型。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也表示随着中国在面对控制疫情之中发挥出的出色能力,中国将成为在全球疫情中最快恢复投产和持续增长的国家,这也是让中国与全球经济处在另一个层面,在全球面对疫情冲击的当下,中国加快开放服务会更具吸引力。
从一季度全球股市的变化来看,与世界各国的股市相比,中国股市确实在这场以疫情为导火索的经济危机中影响最小。受疫情影响,各国都在经济压力下选择了抛售权益资产,增加了避险需求,虽然美股已经下跌了30%以上,但是目前美股仍旧不算便宜,距离美股挤完泡沫还需要一段时间,加上国外现在还处于加速扩散期,疫情还未出现拐点,金融市场也同样不容乐观,因此当下仍需注意下跌的风险。
毕竟现在就连在3月2日4530万美元增持航空股的巴菲特都扛不住了。本想抄底,结果抄到了半山腰,原来在3月中旬宣称不会出售航空公司股票的巴菲特现在也只能选择了割肉,于4月4日分别出售230万股的美国西南航空和1299万股的达美航空股票,至少亏损50%。
而达美航空也预计接下来三个月的营收将骤降90%,每日损失6000万美元,还看不到底,并通过救助法案申请了250亿美元的援助。
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往往可以反映出当前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表现。黄奇帆认为中国现阶段正在走出疫情的阴影,那么当下只要把握住这个百年一遇的历史性经济发展的机遇,或将走上正轨,完成中国股市的一次升级。
虽说如此,但就现在而言,我们的投资还是需要注意做好风险控制,毕竟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同样会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在市场巨大的波动下,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你心里有信念,没有时间的差距,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
文章推荐
瑞幸咖啡盘前大跌85%,虚增交易造假实锤,对我们有何影响?【每周问答】投资基金为何不需要每日操作?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后市应该如何操作?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至52%,市场开启反弹了吗?【每周问答】基金定投应该如何合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