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对资本市场的冲击,本周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QE计划,这意味着美联储在之前零利率、零准备金率以及7000亿美元QE计划的基础上,将货币政策宽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至无上限QE,可以说把货币宽松政策推到了极限。但资本市场的反应似乎并不理想。目前的金融危机能否被遏制?美联储的政策空间还有哪些?这些都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
从美联储自2月底陆续发布的政策信息来看,目前的支持政策总结起来已经有以下方面:
(1)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和贴现利率分别降至0-0.25%和0.25%的水平。(2)取消存款类机构的准备金率要求。(3)以0%的利率开展隔夜回购操作和日间信贷操作。(4)与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巴西、韩国、墨西哥、新加坡以及瑞典等14家央行之间开展合计4500亿美元的流动性互换安排。(5)提出无限量的QE计划。在提供7000亿美元资产购买的基础上,继续无限量的根据需要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6)建立3000亿美元的新融资计划以支持信贷流向就业、消费者和企业。(7)建立期限长达四年的一级市场企业信贷便利工具(PMCCF)支持企业发新债和新增贷款。(8)建立二级市场信贷便利工具(SMCCF)支持企业偿还债务和提供流动性。(9)建立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以支持信贷流向消费者和企业。这里的基础资产包括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贷款以及其它等大类,即提供基于消费类贷款和中小企业类贷款的融资支持。(10)扩大MMLF(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融资便利工具)、CPFF(商业票据融资便利工具)的范围。(11)美联储表示还将宣布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计划。
这些政策工具大大超过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措施,可见当前疫情对美国金融和经济的冲击极为严重。上述政策的特点主要是,扩大了资产购买范围和实现信用下沉;QE范围由此前的国债和类主权债性质的MBS,扩大到了企业债。另外,提供流动性的再贴现窗口也纳入了企业以及个人的信贷资产,可以认为是直接对实体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提供保障,这被看作是对实体经济层面扩大融资保障的范围。就其本质而言,美联储的政策仍是“放水”,不仅帮助遭遇巨额财富损失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渡过暂时的流动性危机,也面向中小企业和居民层面提供流动性的支持,防止出现市场的系统性崩盘。从市场反应来看,美联储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并没有缓解股市的压力,反而引起恐慌性的踩踏。最新实施无限量QE计划之后,美国三大股指仍然下跌,并没有买账。美联储的QE政策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居民还债压力、降低市场流动性风险。但此次疫情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企业部门,降息+QE只是工具和手段,并不解决需求和供应塌陷的根本问题,反而加大了企业、居民和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长期而言,会进一步降低美元的信用,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
因此,此次危机与2008年时的危机并不相同。安邦咨询(ANBOUND)此前曾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是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引发,而此次危机是由于实体企业受到疫情冲击带来的,是经济危机远甚于金融危机。美联储的政策实际上是以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掩盖问题,造成市场的扭曲和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
未来美联储的政策空间还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继续扩大信用资产购买的范围,把低信用的企业债甚至是高收益的垃圾债券纳入QE的范围。二是仿效日本开始对权益类资产的购买计划。三是推动负利率政策。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方式上和2008年时的措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更为激进,可以说是历史上罕见。
如果美联储进一步大量购买金融资产,虽然能暂时减缓资本市场的波动,但会带来市场的失灵。三菱日联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拉普基认为,“无上限”QE意味着美联储正在转变角色,不再是最后贷款人,而是最后的买家。如果规模不断扩大,造成美联储一家独大,资本市场就失去了交易的意义。同时,如果美联储进一步加大宽松,对低信用资产和权益资产的购买还要面临资产选择的问题,会影响市场的公平和良性竞争,造成市场的失灵。这样一来,风险并没有消除,反而集中在美联储手中。这一方面进一步压低了投资收益,扭曲了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扩大了市场流动性的需求,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放水来应对。一旦美国进一步走向负利率,其经济甚至可能陷入欧盟和日本正在经历的长期衰退或者低增长的境地。这是美国资本市场所不能承受的。
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从长期来看,美联储的一系列政策可能会延缓美国经济萧条的幅度,但恐怕难以使其摆脱衰退。解决流动性问题,只是给美国经济开了一副“退烧药”,并不能带来经济基础面的好转。事实上,与货币政策相比,市场更期待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的落地,并希望体现出政策效果,特别是近期美国财政部推出的财政刺激法案更值得期待。与美联储的政策相比,反而是美国财政部出台的刺激计划更受市场欢迎,带来美股的大幅反弹,道指也创出了几十年少有的上涨纪录。市场的反应表明,对于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言,财政宽松政策更加具有实际效果。在全球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和救经济的刺激政策之际,美国出台的系列政策以及市场的反应,可以为其他国家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联储激进的宽松政策是应急之举,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金融危机冲击的力度,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宽松货币政策一旦实施之后,短时期内难以退出。一旦美联储进一步实施负利率政策,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长期麻烦。针对企业和民生的财政政策,可能是特殊时期稳定社会和市场信心的更有效的政策工具。